含萊克多巴胺美豬元旦起正式開放進口,根據臺灣行政機構推出的“豬肉儀表板”顯示,截至1月7日美豬進口量掛零,但卻遭踢爆料,4日已有5批美國豬肉進口,行政部門公布的信息差很大。對此,國民黨副秘書長李彥秀批評,儀表板失靈,顯示民進黨的有效管理,已吹破牛皮了,更急著證明自己根本沒有管理高風險肉品的能力!
李彥秀今(11日)在臉譜網發(fā)文表示,姑且不論“豬肉儀表板”的信息落差是否有隱匿的事實,但儀表板失靈,已進一步削弱民眾對于部門肉品管理能力的信心。進口管理失靈,標章制度混亂,民進黨的有效管理,已經是吹破的牛皮了!
從臺灣豬標章之亂到進口豬肉儀表板失靈,李彥秀認為,民進黨急著證明自己根本沒有管理高風險肉品的能力!面對肉品“食安”管理,產地從來都不是問題,是否準許使用藥劑,以及藥劑殘留量才是最根本的問題。民進黨當局的肉品食安管理,不愿意針對藥劑管理,而針對產地管理,正是目前標章之亂的最根本原因。
“國民黨一開始就定調,反萊豬,不反美豬”,李彥秀坦言,就是因為知道瘦肉精不止一個國家使用,產地更無法顯示豬肉是否使用瘦肉精,即便是美國也有80%的豬肉不含有瘦肉精。民進黨當局行政命令開放的是藥劑容許量,不是單一產地,卻執(zhí)著產地管理,甚至將反萊豬操作為反美,完全是本末倒置,李擔憂,“臺灣豬標章的公信力,面臨嚴峻的考驗”。
李彥秀更指出,臺灣各式各樣的加工制品、冷凍肉品,早就已經充滿了非本土豬肉的成分,但“畜產會”為了業(yè)績,寬松發(fā)放,甚至還倒打業(yè)者一把,導致商家無所適從。而倉促推出的標章制度更可能因為驗證、稽核混亂,更是一點點流失公信力,最后就是商家跟消費者的雙輸局面。
對于“豬肉儀表板”為何會有信息落差問題,食藥部門也趕緊澄清表示,進口豬肉在食藥部門查驗結案后,數據就會更新在“邊境查驗自動化系統(tǒng)”,但“豬肉儀表板”是依據海關放行結案的進度,另還需配合進口業(yè)者或其他單位的進度更新,所以兩者會有時間差。食藥部門強調,海關尚未放行,代表尚未真正流入島內市場,因此沒有呈現在“豬肉儀表板”上,未來將努力協調兩系統(tǒng)信息更新一致化。
來源:中時新聞網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