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讓“流浪”的古籍回家 天一閣啟動流散書籍訪歸工程

華夏經緯網 > 文化 > 文物收藏      2021-10-13 08:51:45

  新華社寧波10月12日電(記者顧小立)記者從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院獲悉,該院近日正式啟動天一閣海內外流散書籍訪歸工程,讓流散在外的原藏書通過數字化等不同形式回歸天一閣,最大限度保護與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

  天一閣是我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私家藏書樓,建于明嘉靖年間,原為明兵部右侍郎范欽的藏書處。在450余年的歷史傳承中,天一閣原藏書歷經明清易代、鴉片戰(zhàn)爭、太平天國運動等種種戰(zhàn)火劫難,藏書不斷流失,在20世紀40年代一度僅存13038卷,不足歷史巔峰時期的五分之一,不少珍本善本流落海外。

  “天一閣原藏書流散年代不一、流散方式多樣、流散種類繁多,而藏書一經散逸往往或佚或殘、迅速消亡,損失不可估量。”天一閣博物院副院長饒國慶表示,各方對流散書的追蹤調查從未停止過,地方賢達、文化名流等都曾以不同的方式四處尋訪,力求合浦珠還。

  饒國慶介紹,近年來在海內外學者的共同努力下,天一閣流散書的去向不斷明晰。據查,目前至少仍有712部原藏書流散在外,散布于32家海內外收藏機構及私人藏書者手中。鑒于目前流散書大多歸于公藏的現狀,“數字歸閣”將成為此次訪歸工程的重點。

  據了解,“數字歸閣”將通過館際協商把流散在外的天一閣舊藏古籍進行掃描,制作成高精度的數字古籍。這些數字古籍一方面將在古籍閱覽室提供開放閱覽,另一方面將通過制作高仿書、數字展覽等形式增進群眾對天一閣歷史的認知與了解。與此同時,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天一閣還將組織力量對訪歸的部分古籍進行整理、研究和出版。


文章來源:新華社
作者:顧小立  |  責任編輯:虞鷹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