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兩彈一星”父輩:功勛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弘揚科學家精神
◎李 迪 陳 科
“我父親朱光亞曾說過,他個人只是集體中的一員,做了一些工作,核武器事業(yè)是他和千千萬萬人共同完成的?!苯?,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館功勛廳內(nèi),“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朱光亞之子朱明遠如此談及他的父親。
當天,于敏、王淦昌、鄧稼先、朱光亞、陳能寬、周光召、郭永懷、程開甲、彭桓武共9位曾在中物院工作過的功勛科學家的后輩們分享了研制“兩彈一星”的感人故事,重溫了那段難忘的歲月。
“執(zhí)著追求”到極致的科學精神
在1988年被媒體報道以前,很少有人知道于敏是誰,更少有人了解他在做什么。中國的“氫彈之父”于敏之子于辛說:“我們從沒問過他在做什么,他也從未告訴過我們,后來才知道他從事的‘秘密工作’是研究氫彈。”
“他是一個嚴謹、認真的人。在從事核武器的理論研究過程中,他一遇到大問題,就會將其分解成各種小問題,陸續(xù)找出其中的關(guān)鍵點,把每一個物理參數(shù)互相聯(lián)系起來,直到理論被認證?!庇谛琳f,大家缺什么知識或者要往這個方向發(fā)展,父親喜歡總結(jié)理論知識在黑板上“敲重點”,甚至還將自己的理論編成講義進行講解。
談起父親,程開甲之女程漱玉說:“1969年,首次地下核試驗成功后,為了掌握有關(guān)地下核爆炸的第一手材料,程老等科學家下定決心進入地下爆心去考察。當時,考察爆心屬頭一次,誰也不清楚有多危險,但他們做好簡單的防護措施便進入直徑只有80厘米的小管洞中匍匐前行。最終,科學家們通過仔細觀察、測試,獲取了許多一手資料和數(shù)據(jù)?!边@項事業(yè),正像彭桓武先生題贈所說,“集體集體集集體,日新日新日日新”。
“舍我其誰”到無畏的責任擔當
從原子彈試驗成功到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科學家們?nèi)〉玫某删褪禽x煌的,但工作條件之艱苦卻難以想象。
于辛說,父親于敏年輕時就有胃病,1970年去了青海221廠(當年的核武器研制生產(chǎn)基地),高原反應加上工作緊張,他的身體更加虛弱?!叭思艺f青海有221廠,而他有‘112’或者‘122’胃病,因為在當時的條件下,他早上只能吃一兩,中午吃二兩,晚上吃二兩,身體也垮得很厲害?!彼f。
由于過度勞累和精神壓力大,半年后于敏回到北京的當晚便休克了?!澳菚r我剛上小學,母親帶著我去探望父親?!贝丝?,于辛眼眶泛紅。那一次,于辛和母親終于有機會探望于敏——像于敏一樣,參與“兩彈一星”科學事業(yè)的科學家們,為了從事這項“秘密工作”,甘愿隱姓埋名,甚至連身邊最親的人也無法陪伴,“還好那一次,父親生病時母親也在身邊?!?/p>
“誓干驚天動地事,甘做隱姓埋名人”。雖然在極有限的時間里與功勛后輩們對話,大家卻能感受到,那時候的科學家們在無比艱苦的條件下,依然心系祖國、心系人民。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