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嘉慶十五年,悟元道人劉一明完成了《西游原旨》,他認(rèn)為作品是在弘揚儒、釋、道三家教義,“闡三教一家之理,傳性命雙修之道”。此見解曾影響甚廣,遭魯迅、胡適批判后一度銷聲匿跡,到本世紀(jì)初又有人重拾舊說,提出《西游記》創(chuàng)作是“歸旨于佛的情愫與心懷”,是“用宗教思想尤其是佛學(xué)思想改良社會改良人生的教科書”。其實魯迅早就說過,這部小說“實出于游戲”,作者“尤未學(xué)佛”。若細(xì)觀作品中具體描寫,還可發(fā)現(xiàn)作者對佛教領(lǐng)袖常有輕慢之語。
鎮(zhèn)壓大鬧天宮的孫悟空是如來在書中第一次出場,兩人先是激烈爭辯,悟空“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名言就在此時說出。后來如來提出賭賽,只要悟空能跳出他的手掌便算贏。悟空一路筋斗翻出去,看到五根肉紅柱子,以為已到盡頭路,就變出筆墨在中間柱子上題寫:“齊天大圣,到此一游?!比鐏矸埔粨?,將悟空壓在五行山下。如來可謂是完勝,但作者一個細(xì)節(jié)卻敗壞了他勝利的興致:悟空“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如來光環(huán)繞身卻夾雜著猴尿臊氣,實是大煞風(fēng)景,作者若是崇拜佛祖的虔誠信徒,會讓如來沾上猴尿臊氣嗎?如來回至雷音寶剎,告訴環(huán)繞身邊的弟子,天上諸神對悟空“俱莫能降伏”,就連太上老君“亦莫能傷損”,唯有他才能恢復(fù)天宮秩序。他還告訴眾人,玉帝“立安天大會謝我”,而且是“請我坐了首席”。如來有著大智慧、大法力,而作者寫上那些話語,卻使人窺見他的虛榮心。
第五十五回里,作者對佛祖再次不恭敬。悟空與八戒為救唐僧,先后被蝎子精扎得疼痛難禁。趕來的觀音對蝎子精也奈何不得,她告訴悟空,就連佛祖如來也吃過大虧:
他前者在雷音寺聽佛談經(jīng),如來見了,不合用手推他一把,他就轉(zhuǎn)過鉤子,把如來左手中拇指上扎了一下,如來也疼難禁,即著金剛拿他,他卻在這里。
事件經(jīng)過作者說得含含糊糊,全憑讀者體會。書中妖精可謂多矣,而上雷音寺聆聽佛祖教誨的恐怕只有蝎子精。唐僧的前生金蟬子曾在聽講時睡著了,似乎如來的講課并不生動。但蝎子精仍然進(jìn)了雷音寺,她積極要求上進(jìn),尋覓正果之途。氤氳裊繞之中出現(xiàn)了別開生面的場景,一位“美若西施還裊娜”的女子廁身那一大批羅漢、比丘僧與優(yōu)婆塞中,故事也由此發(fā)生:“如來見了,不合用手推他一把”?!安缓稀币鉃椴粦?yīng)當(dāng),儒家說“男女授受不親”,佛家說“色即是空”,你佛祖去推那女子干嘛?該描述還給讀者留下想象空間:如來是距離多遠(yuǎn)“推”的?又“推”在哪里?蝎子精的反應(yīng)表明她感到遭受了不可容忍的非禮,便立即“轉(zhuǎn)過鉤子,把如來左手中拇指上扎了一下”,猶如今日女子路遭突襲,立即向侵犯者噴發(fā)防狼噴劑一般。靈山待不住了,逃走的蝎子精不再是善男信女,她仍去做妖精,琵琶洞里那盤“人肉餡的葷饃饃”便是證明。
觀音的講述是在擴散不該傳播的消息,盡管介紹扼要含糊,負(fù)面印象卻已造成。刪去那五十余字對降服蝎子精的故事并沒有影響,作者卻偏是寫上,對佛祖的輕慢也隱約其間。這類手法在作品中還常遇見,如第十四回中那句“法身佛,沒模樣,一顆圓光涵萬象”,貌似贊頌如來,但調(diào)侃意味十足。對于佛門眾人似也不恭敬,描寫黃風(fēng)怪與悟空交戰(zhàn)吹起怪風(fēng)時,作者筆觸竟蕩到靈山出洋相:“五百羅漢鬧喧天,八大金剛齊嚷亂?!?/p>
取經(jīng)故事結(jié)束時,作者對如來的描述又別有意味。唐僧師徒千辛萬苦總算到了西天,可是領(lǐng)取經(jīng)卷時,阿儺、伽葉索取不到“人事”,就給了些無字經(jīng)卷。唐僧師徒向如來投訴,如來卻為阿儺、伽葉辯解,還以給舍衛(wèi)國趙長者家誦經(jīng)“只討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黃金回來”為例,說明“經(jīng)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到西天取到經(jīng)本來是功德圓滿、皆大歡喜,作者卻偏要插入這段描寫。阿儺、伽葉索取“人事”是引子,如來辯解是關(guān)鍵。三斗三升米粒黃金可不是小數(shù),如來卻認(rèn)為“忒賣賤了”,經(jīng)作者這番描述,佛法弘揚竟成了市井買賣。
作者對觀音菩薩也常不甚恭敬。熊精偷去袈裟是悟空保唐僧西行時首次遇妖,事情起因是觀音禪院院主起了貪心,他還想燒死唐僧。事情出在觀音的禪院,悟空認(rèn)定“這樁事都是觀音菩薩沒理”,于是便奔向南海討說法。悟空降服金角大王與銀角大王后,太上老君告訴他,那是他的燒火童子,觀音“問我借了三次,送他在此托化妖魔,看你師徒可有真心往西去也”。悟空聞言火從心起,他拼著性命打殺才救出唐僧,原來這竟是觀音安排的測試,于是破口罵道:“這菩薩也老大憊懶!”因不解恨便又加上一句:“該他一世無夫!”唐僧師徒四人會齊后,觀音也立即安排了測試,她邀上普賢、文殊與黎山老母,化身“妖嬈傾國色,窈窕動人心”的美女,看唐僧師徒是否動心。作者竟讓觀音施展美人計,還親自下場誘惑,這與她的身份以及世人的敬仰太不相符了。多次測試讓悟空明白,保唐僧西行并非什么神圣事業(yè),這只是“取經(jīng)的勾當(dāng)”。
不過,普陀山荷花池里的金魚在通天河作怪卻不是觀音的設(shè)計。金魚怪當(dāng)日在普陀山“每日浮頭聽經(jīng)”,煞是虔誠,可一入塵世,就每年要吃一對童男童女。觀音用魚籃收回了金魚,但對它吃人惡行卻未作任何懲戒。陳家莊百姓見觀音現(xiàn)身,“一莊老幼男女,都向河邊,也不顧泥水,都跪在里面,磕頭禮拜”,他們感恩觀音除害,卻不知那妖怪卻是觀音自家養(yǎng)的金魚。
《西游記》刊行后不久,鄧志謨的《咒棗記》出版,其中王惡吃童男童女故事全然抄襲《西游記》。書中收服王惡的薩真人也沒殺他,不過前提是發(fā)下毒誓:“我今日改邪歸正,若不終始一心,轟雷亂劈,永劫墮于陰山之獄?!庇辛诉@番悔過之語,多少算是有了個交代,可是《西游記》中,面對跪在泥水中的百姓,觀音沒有懲戒金魚的許諾,金魚也無任何悔過表示,作者只用“當(dāng)時菩薩就歸南?!币痪湓拵н^了。作品中這樣的情景不止一次地出現(xiàn),文殊的坐騎青獅、普賢的坐騎白象以及與如來有親的大鵬將獅駝國臣民全吃完了,悟空進(jìn)入獅駝洞,看到的是“骷髏若嶺,骸骨如林。人頭發(fā)躧成氈片,人皮肉爛作泥塵”,“將活人拿了剮肉”,“把人肉鮮煮鮮烹”。饒是如此,那妖怪與雷音寺仍保持著聯(lián)系,用太白金星的話來說,是“一封書到靈山,五百阿羅都來迎接”。吃人無數(shù),罪不可恕,可是文殊、普賢只是罵了聲“孽畜”而已,青獅與白象“泯耳皈依”,于是便什么事都沒了。
道家中人行徑亦是如此。南極壽星的坐騎白鹿跑到比丘國做了國丈,慫恿國王“單用著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小兒的心肝,煎湯服藥”,以圖“千年不老”。喪心病狂之舉越出了人們的想象,人們甚至還會懷疑:這“甚能延壽”的方法,莫非是南極壽星的秘方?斗不過悟空的白鹿眼見性命不保,南極壽星趕來救它,懲戒只是摸著它的頭罵聲“好孽畜啊!”并又告訴它:“若不是我來,孫大圣定打死你了。”又如奎木狼,下凡后也干起妖精勾當(dāng),書中曾寫他在寶象國宮中,“伸開簸箕大手,把一個彈琵琶的女子,抓將過來,扢咋的把頭咬了一口”??纠潜蛔セ靥旖绾?,玉帝只追究他“私走一方”的錯誤,懲罰也只是“貶他去兜率宮與太上老君燒火,帶俸差操”,原來的工資還照發(fā),不久悟空與犀牛怪爭斗時,奎木狼已經(jīng)官復(fù)原職了。
作者對道家領(lǐng)袖的描寫也毫不客氣,元始天尊、靈寶道君與太上老君是教中地位最高的“三清”,但在車遲國,悟空卻吩咐八戒將他們的坐像扔進(jìn)茅坑,“做個受臭氣的天尊”。如果作者尊崇道教,斷不會設(shè)計出如此褻瀆其領(lǐng)袖的情節(jié)。
魯迅論及《西游記》藝術(shù)特色時曾云:“復(fù)善諧劇”是“作者稟性”,“雖述變幻恍忽之事,亦每雜解頤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其間作者“玩世不恭之意寓焉”。作者對宗教領(lǐng)袖時有戲謔之言是其“稟性”的表現(xiàn),但對他們不以為然應(yīng)是真實情感的流露。(陳大康)
來源:文匯報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