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兩岸昆曲交流30年 大陸泰斗蔡正仁描繪新愿景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 文化 > 文化人物      2022-11-14 15:42:13

  中新社北京11月14日電 題:兩岸昆曲交流30年 大陸泰斗蔡正仁描繪新愿景

  作者 陳建新

  “互相學習、交流,共同唱好、學好昆曲,我認為兩岸都負有很大的責任?!敝”硌菟囆g家、國家一級演員蔡正仁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回顧兩岸昆曲交流往事,描繪未來持續(xù)交流的愿景。

  蔡正仁,1941年出生,上海昆劇團原團長,師承俞振飛、沈傳芷等昆曲名家,專工小生,曾獲第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1992年首次赴臺灣訪問交流以來,他多次到臺灣演出、教戲,奔走兩岸推廣昆曲,結下一段跨越海峽的戲曲之緣。

  首次赴臺 掀起寶島昆曲熱潮

  20世紀90年代初,大陸昆曲發(fā)展受到臺灣昆曲愛好者的關注。1990年,臺灣賈馨園等曲友組織“昆曲之旅”前往上海,看到上海昆劇團的演出大為驚艷。此后,臺灣新象文教基金會許博允、樊曼儂夫婦向上海昆劇團發(fā)出邀請,希望他們到臺灣演出。

  “我們當時也很想給臺灣同胞演出昆曲?!辈陶蕦τ浾哒f。1992年10月,時任上海昆劇團團長的蔡正仁應邀率團赴臺,成為首個入島演出的大陸傳統(tǒng)戲曲劇團,在臺北、臺中、高雄、臺南四地巡回登臺。令他們意外的是,演出引來了熱烈反響。

  隨后,浙江省昆劇團、江蘇省昆劇院等大陸院團陸續(xù)受邀訪臺,在島內掀起了昆曲熱潮,愛好者和相關團體組織越來越多,兩岸昆曲交流愈發(fā)頻繁。

  “臺灣觀眾非常專注。凡是唱得好的、精彩的地方,臺下始終有熱烈的掌聲?!被貞浧鸲啻胃芭_演出經(jīng)歷,蔡正仁至今對寶島觀眾的專業(yè)度印象深刻。

  交往熱絡 與臺灣曲友結下深厚情誼

  自1992年赴臺演出后,蔡正仁每隔幾年都會到訪臺灣,或率團演出,或授課教戲。在密切往來中,他與曾永義、洪惟助等臺灣戲曲界人士成為多年好友。

  不久前,被譽為“臺灣戲曲研究泰斗”的曾永義在臺北逝世,蔡正仁非常難過?!斑@幾年來,因為疫情關系,我們見面的機會少了,沒想到就這么永別了?!?/p>

  蔡正仁告訴記者,曾永義先生與他相識于兩岸昆曲交流初期,是“稱兄道弟”的老朋友。在蔡正仁看來,曾先生文學造詣很深,特別喜歡昆曲,對格律、唱詞、曲調等都很有研究。曾永義從臺北帶領一批人到大陸訪問時,二人常交流。“能跟曾先生結交為朋友,稱兄道弟,我非常高興、也很榮幸?!?/p>

  在兩岸之間,蔡正仁與臺灣曲友共同推動昆曲文化的傳承。曾永義、洪惟助二人在臺灣主持“昆曲傳習計劃”,包括蔡正仁在內的大陸昆曲演員多次抵臺教學,參與臺灣人才培養(yǎng)。蔡正仁還曾出演曾永義創(chuàng)作的新編昆劇《梁山伯與祝英臺》《曲圣魏良輔》,成為一段佳話。

  同文同種 唱好昆曲是兩岸共愿

  2001年,昆曲被列入“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2004年,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風靡海內外;大陸一些高校的昆曲課程講座近年廣受歡迎......這一擁有600余年歷史的古老劇種,正煥發(fā)生機。

  “‘昆曲的觀眾越來越老’這句話現(xiàn)在已聽不到,觀眾都是年輕人占多數(shù)。”蔡正仁認為,隨著對教育、文化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如今兩岸越來越多年輕觀眾走進劇場,他們的欣賞水平、專業(yè)程度也越來越高。

  在他看來,昆曲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兩岸這么鐘情于昆曲,充分說明了兩岸同根,不可分割?!澳軌虬牙デ檬俏覀児餐脑竿!辈陶时硎?,未來,相信兩岸交流活動會逐漸增加,年輕人要負起責任來。

  這位年過八旬的藝術家還希望,待疫情形勢進一步好轉,能有機會再去臺灣見見老朋友和學生,將得來不易的30年兩岸昆曲交流史延續(xù)。(完)



  責任編輯:虞鷹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