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電 題:“務實的‘臺獨’工作者”會把臺灣帶向何方?
中新社記者 容海升
民進黨“九合一”選舉大敗,民進黨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辭任黨主席后,賴清德日前宣布參加補選。有分析認為,目前民進黨內并無更有力競爭者,賴清德執(zhí)掌民進黨幾無懸念。同時,島內對于賴“臺獨”立場的憂慮也已浮現(xiàn),已有越來越多人清楚認識到,其若當選并仍堅持“臺獨”立場只會給臺灣帶來災禍。
“務實的‘臺獨’工作者”是賴清德鮮明的自我標簽。2017年,他擔任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時甚至揚言“不論擔任什么職務,我主張臺灣‘獨立’的立場不會改變”。2020年,蔡賴搭檔競選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勝出后,島內普遍認為賴一向野心勃勃,若當選民進黨主席,必將角逐2024年臺灣“大選”。
如果賴清德當選,將如何帶領民進黨?又會將臺灣推向何種境地?
縱觀民進黨上臺執(zhí)政,只見到打壓異己、派系惡斗、權力交換、政治酬傭等亂象頻出,卻未見改善民生、提振經(jīng)濟、解決發(fā)展難題等真問題有解,更是動輒抹黑大陸,轉移矛盾焦點,用“抗中保臺”煽動仇恨騙取選票。
回頭看,2016年以來,民進黨當局在“臺獨”道路上一意孤行,給臺灣帶來的災禍頻頻升級——煽動民粹制造對立,阻礙兩岸經(jīng)貿與人員交流合作;開放進口“萊豬”“核食”,犧牲島內民眾健康福祉媚外謀“獨”;甘愿充當美國“馬前卒”,令臺海“兵兇戰(zhàn)?!?更配合美方布局,將臺積電雙手奉上,對臺灣經(jīng)濟釜底抽薪。
然而,騙局難繼。此次民進黨“九合一”選舉的失敗就是最直接證明。2020年被騙過一次的島內民眾,尤其是中間選民和年輕人,已看到“抗中保臺”并不能換來和平安穩(wěn),反而會是“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zhàn)場”。
“兩岸關系好,臺灣才會好”并不是一句口號,而是經(jīng)由數(shù)十年兩岸大交流大合作良性互動證明、真正有利于臺灣社會經(jīng)濟與民生、有利于兩岸同胞共同利益福祉的事實。如何處理好兩岸關系,是臺灣政治人物的必答題。
據(jù)臺灣媒體報道,親賴人士稱,如當選黨主席,賴清德最重要的任務是“如何帶領民進黨與社會有更多面向的溝通,重新贏回民眾信任”。但若在兩岸政策上拿不出可行的方案,繼續(xù)對臺灣民眾要求兩岸交流合作、和平發(fā)展的心聲置若罔聞,甚至在2024年繼續(xù)故技重施,以“抗中保臺”為名頻頻觸碰兩岸關系“紅線”妄圖收割選票,必將把臺灣拖入更加危險的深淵。
外人靠不住,“臺獨”沒出路。所謂“務實臺獨”,也不過是務個人政治私利之實,犧牲的卻是島內公眾利益,何談“贏回民眾信任”?無論誰做黨魁,民進黨都必須放棄執(zhí)迷不悟、花樣百出的“臺獨”之路方為正途。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