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頁

金門縣議會倡議“永久非軍事區(qū)” 道出了臺灣民眾的心聲

金門縣議會倡議“永久非軍事區(qū)” 道出了臺灣民眾的心聲
臺灣金門縣議會發(fā)表金門成為“永久非軍事區(qū)”宣言,期望金門能從此遠離無情戰(zhàn)爭的夢魘。這也側面反應了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執(zhí)政”以來,由于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這一兩岸互信基礎,導致臺灣民眾生活在不安之中,尤其經歷過戰(zhàn)火的金門縣,感受更為強烈。

臺灣金門縣議會

臺灣金門縣議會成立“跨黨派問政聯盟”與“無黨籍聯盟政團”,期發(fā)揮跨黨派之力量有效監(jiān)督縣政。(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華夏經緯網綜合報道】臺灣金門縣議會6日成立了“跨黨派問政聯盟”及“無黨籍聯盟政團”兩個聯盟政團,并在金門縣長陳福海的見證下共同發(fā)表金門成為“永久非軍事區(qū)”宣言,期望金門能從此遠離無情戰(zhàn)爭的夢魘。這也側面反應了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執(zhí)政”以來,由于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這一兩岸互信基礎,導致臺灣民眾生活在不安之中,尤其經歷過戰(zhàn)火的金門縣,感受更為強烈。

金門民眾的心聲:兩岸和平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道,兩大政團聯盟一同發(fā)表了四大宣言,包括:1.倡議金門成為“永久非軍事區(qū)”、主張兩岸和平發(fā)展,期能遠離無情之戰(zhàn)爭,確保鄉(xiāng)親生命財產安全,生活環(huán)境無虞。2.強力推動“廈金跨海大橋”早日興建,營造“廈金特區(qū)生活圈”,帶動金門經濟發(fā)展契機。3.本于“鄉(xiāng)親事務”即是“縣政事務”服務初衷,善盡代議士為民服務工作,鼓勵鄉(xiāng)親積極參與公共事務討論,共同打造金門美好未來愿景。4.以集思廣益前瞻思維,獻替縣政建設發(fā)展方向,冀為縣政立基領航,創(chuàng)造金門國際化愿景條件。

“跨黨派問政聯盟”召集人陳泱瑚表示,金門縣議會不應該有黨派之分,成立兩個聯盟也不是要分派系,而是要凝聚共識,在現階段兩岸關系緊張的氛圍之下,金門不能再重蹈覆轍、卷入紛爭之中,所以提出金門成為“永久非軍事區(qū)”的訴求,讓臺當局領導人能聽到金門民眾的聲音。

金門模范街2018年的景致

圖為金門模范街2018年的景致。(臺灣“中時新聞網”資料照)

受邀參與見證的金門縣長陳福海也表示,兩盟提出的四大宣言是自己在競選時最重要的政見,縣府將全力的支持與協助,期望一起打造美好的環(huán)境,讓金門鄉(xiāng)親過更好的日子,落實“金門第一、鄉(xiāng)親優(yōu)先”的從政理念。

金門縣議會議長洪允典則說,這四大宣言對金門的未來非常重要,金門已經歷過無情戰(zhàn)火的摧殘,痛心體驗了戰(zhàn)爭的無情,成為“永久非軍事區(qū)”勢在必行,呼吁所有鄉(xiāng)親共同來支持推動,讓下一代一天比一天過得更好。

對此,國民黨民意代表陳玉珍7日在個人社交賬號上表示,過去到美國進行交流時,收到的信息都是“臺海局勢緊張”、“臺海是火藥庫”等,各種戰(zhàn)爭的傳言紛囂塵上,而歷經戰(zhàn)火的金門,是一座花崗巖之島,非常堅毅且屹立不搖,但戰(zhàn)爭歲月的痛苦仍難以忘記,因此金門人非常渴望和平,希望金門能成為非戰(zhàn)的“永久和平非軍事區(qū)”,避免再度遭受炮火蹂躪。

金門民眾的訴求:互通往來

金門民眾對兩岸往來的強烈期盼,從訴求全民開放“小三通”便可直觀看出。

自2001年開通以來,“小三通”為兩岸民眾密切交流往來提供了極大便利。截至2020年2月9日,通過廈金航線與兩馬航線往來于兩岸的旅客超過2200萬人次。隨后,民進黨當局以防疫為借口單方面中斷了福建沿海與金門、馬祖地區(qū)的直接往來,嚴重影響兩岸人員特別是閩臺民眾往來和交流,也對以此為經濟命脈的金門產生嚴重影響,已造成70多億新臺幣的損失。

2022年11月23日,福州、廈門、泉州、漳州和莆田市臺商協會,聯名發(fā)出“我們要回家過年——臺商卑微請求書”,懇請民進黨當局考慮臺商臺干的心情,放下政治成見,早日讓臺商臺干得以回家過年。

臺灣民眾小三通游行1

島內民眾組織“還我小三通”游行 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根據兩岸青年交流協會所做的民調顯示,有超過70%的金門民眾希望盡快恢復“小三通”;島內一門戶網站就重啟“小三通”的網絡民調顯示,高達70.6%的臺灣民眾表示贊成;金門縣政府也表示收到了超8000份民眾聯署書促“小三通”復航。

2022年12月12日,金門縣長陳福海、連江縣長王忠銘率團赴廈門協商“小三通”復航事宜。直到近三年后的2023年1月7日這天,“小三通”客運船班總算部分復航。

金門民眾的期盼:兩門對接

廈金大橋

臺灣海峽通道暨金門通橋專題研討會2019年12月在福州召開,與會兩岸專家學者圍繞熱烈討論臺海信道工程建設的各種方案。圖為廈金大橋初步提案之一。(圖/福建港澳臺辦)

民眾黨主席、前臺北市長柯文哲去年在金門拋出了興建廈金大橋的主張,也道出了許多金門民眾的期盼。

陳福海倡議金門“新三通”(通水、通電、通橋)的前瞻理念,有利于解決金門的民生經濟問題。據福建省水利廳6日對外披露,福建泉州向金門供水工程自201885日正式通水至2023131日,累計供水2532萬噸,累計供水1641天。目前金門民生用水約73%來自福建供水,依靠地下水的比重從68%降至14.3%2021年金門縣遭遇50年來最嚴重旱情,福建泉州向金門供水工程加大供水保障力度,讓金門鄉(xiāng)親在大旱之年“用水無憂”。

微信截圖_20220118085929

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自2018年8月5日正式通水,目前金門民生用水逾7成來自福建供水。(圖片來源:中新社)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洪允典認為,“兩門對接”是金門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硬道理,“兩門”唯有共同規(guī)劃、共同興建廈金大橋,有助于“廈金生活圈”的形成,可以創(chuàng)造金門穩(wěn)定兩岸和平的特殊價值,化解兩岸僵局,是未來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必然的趨勢,也是促進金門經濟發(fā)展重要的方式之一。

邁向兩岸永久和平的一小步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臺灣《中國時報》資料照)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過去曾提出“金馬撤軍論”的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認為此舉可拔兩岸引信。他受訪表示,自己去年也曾發(fā)表相關言論,認為應該構建“金門、馬祖和平特區(qū)”,他愿意走訪金門,并希望找時間拜訪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與民進黨黨團,“大家每天講保臺,這是保臺最具體的方法!”

他認為,金門、馬祖是最容易擦槍走火的地方。首先,金門、馬祖不在美國所謂“臺灣關系法”承諾的范圍;戰(zhàn)爭一起,完全動彈不得。所以臺軍必須從金門、馬祖徹徹底底全面撤軍。讓金門、馬祖成為非軍事區(qū)、和平區(qū),拔掉兩岸最容易點燃戰(zhàn)火的引信,可以防阻“大爆炸”,維持和平。

施明德說,對金門、馬祖民眾而言,最大的心聲就是不要再讓他們生活在兩岸可能沖突的恐懼威脅中。他強調,和平解決臺海問題是唯一的路,兩岸問題終必以談判、和平解決。這是促進兩岸人民幸福的唯一抉擇,更是世人所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