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前,紅軍借住尹氏民居,發(fā)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尹家5代人接力守護故居紅色遺存——
我們家的老屋有“寶貝”
■肖力民
“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全國蘇維埃中央政府”“紅軍是工農的軍隊”“男女平等”……江西省于都縣禾豐鎮(zhèn)堯口村土圍組的尹氏民居,寫滿紅軍標語。
尹氏民居外貌。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5月25日,筆者慕名前來參觀。尹氏民居坐落在堯口村口,是一座保留較為完整的贛南客家傳統(tǒng)民居群。尹氏族人介紹,民居群建于清光緒年間,建筑面積約1870平方米。紅軍標語分布于民居內外墻壁上,約有180條,落款為“中國工農紅軍三軍團二師”。
客家民居,黃墻灰瓦,在草木掩映間更顯古樸滄桑。尹氏民居管理者尹善祥也是民居解說員,在引導游客參觀時總會提到一位名叫朱焙燦的紅軍烈士。有時,他還會拜托熱心游客幫忙尋找這位烈士的親人。
尹善祥告訴筆者,尹家5代人接力守護紅色遺存,與朱焙燦烈士有很深淵源。1931年9月,第三次反“圍剿”勝利后,紅三軍團在彭德懷率領下轉移至于都縣禾豐整編,第二師部分隊伍在禾豐發(fā)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蘇維埃政權。
“鄉(xiāng)親們知道紅軍是為窮人打天下的,當時土圍共有200余人,尹氏族人就有16名青壯年參加紅軍?!币葡檎f,他的祖父尹星階是一位私塾先生,因受不了地主惡霸和保安團的欺壓,帶著家人躲入大山生活。聽說紅軍來了,他帶家人回村,和族人把幾十間房屋全部騰出來,鋪滿稻草,熱情邀請二師五團機槍連指戰(zhàn)員住進尹氏民居,連長朱焙燦就住在尹星階的家中。
內墻上的部分紅軍標語。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紅軍標語就是在那時寫下的。”尹善祥說,父親尹揚珍曾告訴他,紅軍與村民同吃一鍋飯,親如一家人。那時,他們還在尹氏宗祠設立紅軍醫(yī)院,先后醫(yī)治傷員600余人,村里的婦女常上山采藥,給紅軍傷員熬藥、敷藥……
那段時間,紅軍訓練很辛苦,但朱焙燦仍帶領戰(zhàn)士幫尹家干農活。尹星階和朱焙燦都有文化,共同語言多。兩個月后,紅軍隊伍要離開。臨行前,機槍連的指戰(zhàn)員們將棉被、棉衣、飯盒、雨傘等物品送給鄉(xiāng)親們。朱焙燦送給尹星階一支鋼筆和一個小木箱。
至今,尹家仍保留著這兩件物品。木箱長45.5厘米、寬13厘米、高10厘米,兩側配有提手,外包一層牛皮,里面有兩層,可以盛放書籍和一些貴重物品?!耙婚_始,祖父不肯收。朱連長告訴他,‘你是文化人,留著有用,千萬別客氣,就當是我們住在你家的一點補償吧。不然,我心里不安?!f完,朱連長緊緊擁抱了一下祖父,說‘革命勝利后再相見’,便轉身離開了?!币葡檎f。
第二天,紅軍部隊行至禾豐與豐田交界處,與國民黨軍隊遭遇。戰(zhàn)斗中,朱焙燦中彈犧牲,年僅29歲。噩耗傳來,尹氏族人無比悲痛。紅軍戰(zhàn)士將朱焙燦的遺體抬到尹氏宗祠的后山,尹氏族人與紅軍戰(zhàn)士一起將他安葬,用3塊帶有記號的大石頭作為墓碑。
“當時,祖父痛哭不止,將雙手深深插入墳包的泥土之中?!币葡檎f,每年清明節(jié),尹星階都會帶領尹氏子孫給朱焙燦掃墓。晚年的尹星階更加懷念朱焙燦,常拿出鋼筆和木箱靜靜端詳。后來,尹星階將這兩件物品定為傳家寶,告誡子孫務必要守護好家里的紅軍標語和后山的朱焙燦烈士墓。
2016年,原于都縣博物館工作組下鄉(xiāng)調研,發(fā)現(xiàn)尹氏民居被風雨侵蝕嚴重,出資修繕。2018年,尹氏民居被列為于都縣文物保護單位。于都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fā)歷史博物館文物保管科負責人謝稱英說:“尹家人保護紅色文化遺產,一如當年蘇區(qū)群眾支持紅軍那樣全心全力?!?/p>
尹善祥說,尹氏族人從不在寫有紅軍標語的墻角下堆放雜物、生火做飯。父親尹揚珍謹遵家訓,嚴令子孫守好紅軍墓、紅軍標語,為此還增設家規(guī):每年清明節(jié),所有尹氏子孫必須以祭祖的規(guī)格祭奠朱焙燦烈士,努力想辦法找到他的家人,讓他早日魂歸故里。
如今,尹善祥上小學6年級的孫子尹志清已開始學做講解員。他常在學校里向同學們介紹他家的老屋和里面的“寶貝”,還曾作畫“我的紅軍太爺爺朱焙燦”。畫作被裝裱起來,與尹志清的獎狀一起掛在家中。
“孫子知道我們家的老屋有紅色歷史、有這些‘寶貝’,讓人欣慰?!币葡檎f,紅軍當年只能用墨水、木炭等簡單工具書寫理想,可他們信念鐵、意志堅,跟著黨為人民打下了紅色江山,值得永世傳頌。
作者:肖力民
文章來源:中國軍網-中國國防報
責任編輯:唐詩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