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瞄準鏡:看得見才能打得準

華夏經緯網 > 軍事 > 軍史鉤沉      2023-08-04 17:34:44

  瞄準鏡:看得見才能打得準

  ■王 帆  賈科林  

瞄準鏡已成為現(xiàn)代槍械的重要組成部分。資料圖片

  現(xiàn)代武器裝備快速迭代,戰(zhàn)場上狙擊手的打擊距離,也隨之變得越來越遠。射擊過程中,要想“打得準”,必須“看得見”——瞄準鏡,是狙擊手進行遠距離觀察、瞄準及鎖定目標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堪稱狙擊手的另一雙眼睛。

  瞄準鏡的起源,今天已很難考證。武器裝備上,最早的“瞄準”行為大約可以追溯到中國歷史上的弩。弩上裝載的名為“望山”的瞄準器,或許可以稱之為最早的機械瞄準具。

  公元16世紀,歐洲有人嘗試在槍托上安裝固定的眼鏡鏡片,以達到放大和瞄準的作用。1848年,美國紐約一名設計師研發(fā)出與槍管長度相等的管狀瞄準裝置,配備了玻璃透鏡,并有2條十字交叉的瞄準線。在這一裝置上,已經可以看見后來瞄準鏡的雛形。

  直到1904年,一直致力于生產光學儀器的德國卡爾蔡司公司,才研制出第一款真正具有實用意義的瞄準鏡。這款瞄準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首次投入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才發(fā)展起來。隨后,瞄準鏡的技術應用趨向成熟,大致發(fā)展出3個主要類別:

  ——望遠式瞄準鏡,通常又被稱為狙擊鏡。它具有放大作用,能看清和識別遠處的物體,因此較適用于中遠距離的精確射擊。這種瞄準鏡普遍具備十字瞄準線。早期,望遠式瞄準鏡的鏡片上通常有測量角度和射程的劃分。到如今,它已經發(fā)展出密位點分劃板,狙擊手可以通過瞄準十字線上一個個有間隔的黑點來判斷射擊角度。但望遠式瞄準鏡的使用難度較大,遠距離射擊時,瞄準鏡里幾毫米的偏差,可能就意味著偏離射擊目標十幾米。

  ——準直式瞄準鏡,一般在近戰(zhàn)時使用。準直式瞄準鏡出現(xiàn)于20世紀70年代,曾在越南戰(zhàn)爭中初步投入使用,到20世紀80年代漸漸發(fā)展起來。這種瞄準鏡在定位遠距離目標時精確度較差,對于近戰(zhàn)運動中目標的瞄準速度和精度卻很優(yōu)秀,一度成為近戰(zhàn)瞄準具的首選。目前,準直式瞄準鏡漸漸被更先進的瞄準鏡取代,但由于成本較低,依然沒有完全被淘汰。

  ——反射式瞄準鏡,也被稱為紅點瞄準鏡。這種瞄準鏡主要應用反射原理,其光學系統(tǒng)相較望遠式瞄準鏡更加簡單,不需要設置放大系統(tǒng)和倒像系統(tǒng)。當人眼透過鏡片看到的目標與紅點、十字線或光圈等瞄準標記重合,就意味著瞄準完成。而且這種瞄準鏡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能看到紅點或其他瞄準標記位于中心,這極大降低了瞄準難度,可有效提高射擊精度和速度。20世紀90年代,反射式瞄準鏡開始大量配備到部隊。

  在這3類瞄準鏡中,較為流行的望遠式瞄準鏡和反射式瞄準鏡,因為主要在日間使用,又被統(tǒng)稱為白光瞄準鏡。與之相對的夜視瞄準鏡,通常根據(jù)配備的夜視裝置種類,區(qū)分為微光瞄準鏡和紅外瞄準鏡。這種瞄準鏡很好地彌補了黑夜視野不佳的缺陷,使得狙擊手在夜色中也能進行伏擊。

文章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唐詩絮
軍情熱議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