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時間帶不走記憶 罪行逃不脫審判——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nèi)感悟中華民族的堅定信念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 軍事 > 軍史鉤沉      2023-08-16 07:54:28

    時間帶不走記憶 罪行逃不脫審判——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nèi)感悟中華民族的堅定信念

    新華社記者邱冰清、蔣芳

    8月15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nèi)的幸存者照片墻上,又有3張“面孔”由彩色變?yōu)楹诎?。每一位老人離世,就要“熄滅”一個燈箱,這面由百名幸存者肖像照組成的照片墻,燈光日漸稀疏。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nèi)的幸存者照片墻(部分)。 新華社記者邱冰清 攝

    撫摸著母親阮秀英變暗的照片,劉俊在照片下放一朵白菊。“我從小就聽媽媽講,南京大屠殺發(fā)生時,外公被侵華日軍帶走,受盡了折磨?!眲⒖≌f,母親的眉毛上有一塊被日軍砍傷的刀疤,比肉體疼痛更難痊愈的是心傷,她總是回憶一次就哭一次。

    1937年12月,戰(zhàn)爭的浩劫讓無數(shù)普通人的命運被徹底改變。

    照片墻前,肖雅萍要緬懷今年6月剛?cè)ナ赖膵寢寳铎o秋和去年3月去世的姨媽王素明(原名楊明珠)。1937年,她的外公被日軍抓走殺害,外婆因躲避日軍而流產(chǎn)。生計難以維持,外婆只能將楊明珠送人領養(yǎng),原本幸福的家庭支離破碎。

    “多年后媽媽和姨媽才重逢,她們也都選擇在晚年站出來為歷史證言,遺愿都是希望能等到日本政府的真誠道歉?!毙ぱ牌茧y過地說。

    8月15日,國際友人為離世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獻花。 新華社記者邱冰清 攝

    時間的證人正在凋零。據(jù)統(tǒng)計,2023年已有11位幸存者離世,他們是:馬庭祿、郭林大、李美蘭、葛道榮、周湘萍、張惠霞、王長發(fā)、鄭錦陽、阮秀英、楊靜秋、高恒發(fā)。截至目前,登記在冊的在世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僅剩39位,平均年齡超過93歲。

    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周峰每次經(jīng)過史實展序廳,都感覺百名幸存者肖像照組成的照片墻似乎在提醒著他?!皬娏业拿靼祵Ρ人坪踉趯ξ艺f,‘活證人’正越來越少,關(guān)心關(guān)愛幸存者的工作要做得更細致些,搶救證言、傳承歷史記憶的工作愈發(fā)迫切?!?/p>

    依靠家族記憶的傳承正被視作一條重要途徑。2022年8月15日,首批13名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上崗。2023年8月15日,第二批10名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上崗。他們多是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家庭的二代、三代,也有部分第四代加入,既有父子、母子搭檔,也有夫妻、兄弟搭檔。

    8月15日,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代表向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頒發(fā)證書。 新華社記者邱冰清 攝

    葛鳳瑾從周峰的手中接過了“傳承人”的證書。去年,他的弟弟葛鳳亮成為首批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傳承人之一。對這對兄弟來說,向全世界披露南京大屠殺史實是家族的責任。“希望通過講述父親葛道榮的故事,讓更多人知曉這段歷史,讓他們了解南京大屠殺是千千萬萬個鮮活的個人、家庭的災難。”葛鳳瑾說。

    “傳承歷史、傳播真相、傳遞信念,相比遺屬身份,傳承人相當于傳承歷史記憶的主力軍,對使命的認識更深入,履職方式也更豐富。”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張連紅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研究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他說:“時間會帶走證人,但帶不走記憶。很遺憾,幸存者和幸存者家族最想要的道歉至今沒等來?!?/p>

    8月15日8時15分,撞響和平大鐘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公祭廣場舉行。新華社記者邱冰清 攝

    “我已經(jīng)89歲了,不知道自己還能等多久,但我一直在等,等待日本道歉的那一天?!蹦暇┐笸罋⑿掖嬲叻剿叵颊f。

    (新華社南京8月15日電)


作者:邱冰清 蔣芳
文章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唐詩絮
軍情熱議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