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藍色夢想”的種子
——一組軍地常態(tài)化開展海軍特色國防教育活動的見聞
退役的洪澤湖艦。海軍艦艇文化園供圖
逐夢深藍,向海圖強。人民海軍成立75周年紀念日之際,軍地紛紛舉辦艦艇開放、城艦共建活動,主題燈光秀點亮戰(zhàn)艦命名城市,“百城千屏”共祝人民海軍揚帆新征程——天南海北,涌動著走近海軍、了解海防的熱潮。
全民國防教育,有紀念日,沒有停止時。建設海洋強國,支持海軍建設,不僅需要廣大軍民在紀念日的關注,更需要融入日常生活的科普教育、常態(tài)宣講。本期我們選取一組軍地開展海軍特色國防教育活動的實踐,他們有的利用雄厚師資力量開展線上線下授課,有的建設海軍主題教育基地迎接八方游客,有的組織退役海軍官兵講好海軍故事,推動全民了解海軍海權海洋,增強國防意識。
海軍指揮學院打造“三海文化”傳播基地——
線上線下吹來“海風”
■王 靜 黃力鵬
海軍指揮學院教研骨干到南京理工大學授課并答疑。丁 晨攝
“阿姨,請問維和是什么意思,是做什么的?”一名小女孩拿過宣傳冊問道?!熬S和是維護和平,人民海軍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zhí)行的護航任務就是為世界和平作貢獻?!焙\娭笓]學院某中心講師趙培培回答。
4月21日下午,江蘇省南京市中華門城墻下,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5周年活動正在舉行。海軍指揮學院官兵來到人群聚集的地方,發(fā)放《人民海軍 和平力量》宣傳冊,介紹學院開設的“三海文化”(海軍海權海洋)在線微專業(yè),與現場群眾互動。
“開設在線課程是我們探索提升國防教育質效的一個舉措?!痹搶W院軍事職業(yè)教育中心主任陳國華告訴筆者,以前軍事理論教學和軍事技能訓練,受時間和空間限制較大。隨著數字化教育的發(fā)展,他們依托軍地網絡平臺,圍繞“三海文化”,面向軍地開設在線學習、考試的微專業(yè),探索打造“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在線課程。
微專業(yè)“短小精悍”,內容簡要、針對性強。選課者只需學習一門必修課和一門選修課,通過考核即可拿到結業(yè)證書。2022年8月,該學院推出《海軍海權海洋文化》在線微專業(yè),受到廣泛歡迎。截至目前,累計寄發(fā)結業(yè)證書超過1萬份。
“學院名師專家不少,精品課程很多?!痹搶W院領導介紹,他們充分利用優(yōu)質資源,打造“三海文化”傳播基地,助力全民國防教育。近些年,學院與多家軍地單位簽訂協議,推動《海權與制海權》《海上安全形勢與我國周邊安全環(huán)境》等優(yōu)質在線微專業(yè)課程進部隊、進課堂;聯合河海大學等地方高校開展微專業(yè)線上教學。
除了線上教學,該學院還組織一大批專家教授進軍營、進高校、進企事業(yè)單位,圍繞“建設海洋強國”“海上安全形勢”等主題開展巡回宣講,年均講授3000余課時,配合在線微專業(yè)課程組織線下輔導答疑、贈送圖書等活動,參與人數眾多。
“聽您講到人民海軍這些年的快速發(fā)展,我熱血沸騰……”不久前在南京大學,學院國防教育教學科研團隊牽頭人藍天舉辦了一場題為“從海軍海權海洋發(fā)展看近海安全”的講座。結束后,學生們意猶未盡,紛紛圍著講臺提問交流。有的問航母的主要任務、有的問如何加入海軍、有的希望推薦相關書籍……
“針對不同對象,我們及時調整內容,因材施教?!痹撛焊苯淌谝鼜娫肮步▎挝凰拇ㄊ錾揭妥遄灾沃菝褡逯袑W授課,他針對學校學生大多從未見過大海的實際,對授課提綱進行修改。
從新航路開辟到現代海權,從鄭和下西洋到中華民族之殤,從抗日戰(zhàn)爭到西沙海戰(zhàn)……短短一個小時的輔導課,讓學生們對海軍、海洋有了初步了解。該院還計劃與民族中學合作,共建國防教育長廊和陳列館。
進入新時代,全民國防教育的全民性、全域性、全程性日益凸顯。去年,該學院組建國防教育教學科研團隊,厚植國防教育師資力量,打造海軍特色國防教育品牌,進一步擴大“海風海浪海味”的覆蓋面、影響力。
江蘇省泰州市建設海軍主題教育基地——
啟航之地乘風“揚帆”
■劉楊陽 李袁靖
在江蘇省泰州市海軍艦艇文化園,學生登上退役的洪澤湖艦,體驗操作裝備。周孝宇攝
4月以來,江蘇省泰州市作為人民海軍誕生地,迎來全國各地前來了解海軍文化的游客。40名《泰州日報》小記者也開啟了一場“藍色夢想”研學活動。
他們聆聽人民海軍從誕生于白馬廟,到駛向萬里海疆的光輝歷程;登上艦艇近距離體驗和了解海軍官兵工作生活;通過VR感受海軍航空兵的失重感;參加《船舶的構造》實踐課程,了解船舶結構并制作模型。
研學活動主要依托人民海軍誕生地舊址、人民海軍誕生地紀念館(簡稱“海紀館”)和海軍艦艇文化園展開,這3個場所構成泰州市海軍文化展示平臺和海軍主題教育基地。
“要了解海軍,來泰州就對了?!焙<o館講解員張菁菁告訴筆者,泰州有著豐富的海軍文化資源,來泰州參觀學習的游客絡繹不絕。
“這艘木船是從高港區(qū)一位名叫周德宏的漁民那里征集的。1949年,周德宏的父親就是劃著這艘船送解放軍戰(zhàn)士渡過了長江??梢哉f,正是人民用小木船劃出了渡江戰(zhàn)役的偉大勝利?!泵鎸淼胶<o館的游客,張菁菁都會重點介紹一樓展廳一艘長約13米、寬2米的木船。近年來,該館利用聲光電等手段還原渡江戰(zhàn)役、解放一江山島等歷史場景,生動展示人民海軍從小艇到大艦、從近海到深藍的發(fā)展歷程。
“以前是木船,現在我們有了自己的現代化軍艦。”來自浙江省嘉興市的海軍軍迷顧佳濤剛參觀完海紀館,就乘車來到海軍艦艇文化園,登上退役的廈門艦,在講解員指引下體驗艦炮操作,既飽眼福,又當“水兵”。
2011年起,人民海軍先后向泰州市捐贈3艘退役軍艦和1艘潛艇。泰州市以“三艦一艇”(綜合補給艦洪澤湖艦、導彈驅逐艦西寧艦、導彈護衛(wèi)艦廈門艦和274號常規(guī)動力潛艇)為依托,按照主題公園模式建設了海軍艦艇文化園。參觀者可以登上艦艇,了解艦艇結構、裝置、功能和執(zhí)行任務的故事。
為增強教育活動的吸引力,海紀館邀請非遺傳承人進駐展廳,展示彩繩編織的海軍軍旗、船錨剪紙,組織海軍文化主題繩結、草編、繪扇等手工活動,吸引游客紛紛嘗試。海軍艦艇文化園還組織海軍文化主題夏令營,引導青少年通過體驗艦員生活,學習海上救援知識,學習打海軍繩結等,全方位感受海軍文化。
“人民海軍從泰州揚帆啟航,我們也希望海軍文化乘著新時代的春風揚帆走出去,傳播到更多地方。”海紀館社教部負責人陳夕彤告訴筆者,去年,他們拓展教育新陣地,以館內講解員隊伍為主,加上泰州職業(yè)技術學院的一批青年志愿者,成立“揚帆”宣講團。宣講團進企事業(yè)單位、進學校、進社區(qū),講述人民海軍歷史和英模人物事跡,引導干部群眾和青少年關注祖國萬里海疆,支持人民海軍建設。
山東省青島市退役軍人組建“逐夢深藍”講師團——
校園內外激起“浪花”
■中國國防報記者 陳 涵
“逐夢深藍”講師團在云南省鶴慶縣西邑鎮(zhèn)中心小學舉辦“大國海疆”攝影展。林風謙攝
4月14日,微風細雨,一輛大篷車快速行駛在青島至泰安的公路上。
前一晚,山東省青島市“逐夢深藍”講師團剛剛結束了在云南省18所學校的國防教育宣講。下個月,赴延安宣講后,他們的足跡將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qū))。
這條公益宣講之路,他們已走了12年。12年前,時任海軍石家莊艦政委的林風謙在南海執(zhí)行任務時,向新戰(zhàn)士提問“九段線”的來歷,能回答上來的屈指可數。
“新戰(zhàn)士國防知識的匱乏,折射的是青少年國防知識,尤其是海軍、海洋知識的欠缺。我們這群身穿海軍藍的人,應該做點什么?!?012年,林風謙退役,他第一時間召集一批有志普及海洋國防知識的海軍退役官兵,成立“逐夢深藍”講師團,以青島為起點,在祖國大地上繪出宣講新航跡。
“逐夢深藍”講師團成員授課后與學生留影。林風謙攝
“講什么”,是團隊首先要回答的問題。為此,他們做了一次橫跨20余個省份、兼顧城鄉(xiāng)、面向大中小各學段的問卷調查。1萬余份問卷發(fā)出,最后形成1份萬余字的調研報告。
“我們很震驚,有的學生竟說不出我國首艘航母的名字。”林風謙告訴記者,通過調研,他們意識到最緊迫的工作是宣傳基本的海軍、海洋知識。為了讓課程內容更科學、更有吸引力,他們請來青島市經驗豐富的教師作輔導,結合每名講師的服役經歷“量體裁衣”設置授課內容。
曾立功受獎的講師,講述建功軍營的強軍故事;也門撤僑的親歷者,講述護航一線見聞;參與過部隊裝備引進工作的講師,講述海軍裝備發(fā)展歷程……“我們最大的優(yōu)勢是身為老兵,有‘獨家故事’可以分享?!敝v師團成員鄒海濤說。
“當時,有位叔叔就在也門撤僑的軍艦上,護送同胞回到祖國。下面有請他給我們講述電影《紅海行動》背后的故事?!边@樣的介紹常引起臺下掌聲雷動,曾執(zhí)行護航任務的講師團成員張楠隨之出場分享經歷,臺下學子聽得入神。
在學校、社區(qū)講過上千場后,“自然生動、潤物無聲”是他們聽到最多的評價。為了增強宣講的趣味性和互動性,他們借助鸚鵡螺來講述潛艇的設計思路;手把手教學生打出“中國萬歲”的旗語;舉辦“大國海疆”攝影巡展,激發(fā)青少年對藍色國土的熱愛。
“逐夢深藍”講師團成員借助海螺為學生講述海洋知識。林風謙攝
“每次出去,我們身邊都擠滿了孩子。”講師團成員石相成說,他們所到之處,經常享受“明星”般的待遇,很多學生拿著作業(yè)本請他們簽名。在青島市盲校,講師們包住艦艇模型尖銳的地方,讓學生觸摸;買來大貝殼,讓學生“聽見”大海的聲音。宣講后,一名小男孩趴在石相成耳邊說:“叔叔,我今天‘看見’了大海和軍艦,謝謝你?!?/p>
“有意義的事總會吸引有情懷的人。從最初3個人,到現在23個人,團隊力量漸漸地壯大?!绷诛L謙說。大篷車的軌跡,激起“浪花”朵朵——濟南、濰坊、重慶等城市,陸續(xù)有海軍退役軍人學習他們的經驗,開展國防教育活動。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