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進交流促相知相親 中俄人文合作續(xù)新篇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大陸新聞 > 時事要聞      2025-05-11 09:00:22

  中新社北京5月10日電 題:增進交流促相知相親 中俄人文合作續(xù)新篇

  中新社記者 郭超凱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此次訪俄之行,促進各領域務實合作是重要內容之一。

  當地時間5月8日,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會談后,共同簽署聯合聲明,并見證雙方交換20多份雙邊合作文本。

當地時間5月8日上午,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舉行會談。會談后,兩國元首共同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蘇聯偉大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和聯合國成立80周年之際關于進一步深化中俄新時代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聯合聲明中,人文領域合作著墨頗多,成為兩國進一步深化中俄新時代全面戰(zhàn)略協(xié)作伙伴關系的生動注腳。從三個維度,外界或可深入感知中俄深化人文合作的新成果。

  維度之一:有力促進兩國文化交流。

  建交近76年來,人文交流始終是推動中俄關系持續(xù)發(fā)展的不竭動力。中俄藝術家合力打造的經典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在華登場,兩國合拍影片《紅絲綢》在俄熱映創(chuàng)票房佳績,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俄羅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博物館為彼此民眾呈現重磅展覽……近年來,精彩紛呈的文化交流活動蓬勃開展,為中俄友好的世代傳承注入新動力。

  此次的中俄聯合聲明,從深化雙方在文藝演出、互辦展覽、圖書館、藝術教育和創(chuàng)意產業(yè)等領域交流合作,到更好發(fā)揮兩國在對方國家設立的文化中心作用,從推動擴大電影聯合制作,到深化兩國媒體領域合作,兩國人文合作呈現全方位拓展態(tài)勢。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亞研究所副所長韓璐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指出,兩國在多領域持續(xù)加強人文合作,有利于從更廣層面加強民眾文化溝通與理解,增進認知、友誼與互信。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馬斌說,中俄加大電影、文藝演出、媒體等領域合作,以兩國優(yōu)秀作品為橋梁,加大知識和文化的共享,拓展了人文交流的廣度與深度。

當地時間2025年4月10日,“食味中華——中華古代飲食文化展”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博物館開幕。圖為參觀者從展品櫥窗前走過。 中新社記者 田冰 攝

  維度之二:更拉緊民心相通情感紐帶。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近年來,得益于簽證政策越發(fā)便利、交流機制逐漸成熟,中俄兩國人民越走越親,對彼此的關注度和好感度不斷提升。

  在中俄聯合聲明中,不少合作內容旨在進一步密切民間交往。如雙方商定,在地方等各個層面擴大青年交流,在多邊平臺協(xié)調配合,弘揚在青年發(fā)展問題上的共同主張。

  近年來中俄“雙向留學”如火如荼。此次雙方商定擴大互派留學生規(guī)模,推進在俄中文教學和在華俄文教學。支持中俄同類大學聯盟發(fā)展,共同開展學術交流,舉辦科研會議等科學教育領域活動。

  此外,雙方還商定推動在平等、非政治化基礎上開展國際體育合作。

  在韓璐看來,兩國人民特別是青年之間加強面對面交流,增進彼此了解和友誼,將有助于鞏固兩國關系長遠發(fā)展的社會根基,夯實世代友好的民意基礎。

2025年3月25日,來自俄羅斯“小鷹”中俄青少年語言文化交流中心營員,走進天津古文化街,感受“津味兒”文化魅力。圖為營員在天津古文化街品嘗麻花。 中新社記者 佟郁 攝

  維度之三:強調維護正確二戰(zhàn)史觀。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蘇聯偉大衛(wèi)國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

  此次訪俄之際,習近平在署名文章中明確指出,“一切歪曲二戰(zhàn)歷史真相、否定二戰(zhàn)勝利成果、抹黑中蘇歷史功績的圖謀都不會得逞!對于任何企圖開歷史倒車的行徑,不僅中俄兩國人民不會答應,世界各國人民也不會答應!”

  根據聯合聲明,中俄雙方商定,支持兩國檔案部門開展合作,打擊一切試圖篡改歷史、抹除兩國人民抗擊日本軍國主義和德國法西斯主義功績的圖謀。

  聲明還明確,為防止兩國人民抗擊日本軍國主義和納粹德國的功勛被遺忘,中俄將繼續(xù)抵制任何誤導青少年的企圖,并商定推動兩國青年一代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和蘇聯偉大衛(wèi)國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

  馬斌認為,在三個“80周年”的特殊歷史節(jié)點,中俄共同維護正確二戰(zhàn)史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受訪專家指出,此訪中俄人文合作續(xù)寫新篇,未來兩國將以最新達成的人文合作共識為契機,持續(xù)推進文化、教育、青年、體育等廣泛領域合作,為兩國傳承友好持續(xù)注入新動力。(完)

文章來源:中新社
責任編輯:胡光曲
熱門評論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