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核潛艇拆解滯后凸顯體系短板

英國核潛艇拆解滯后凸顯體系短板
英國國防部近日發(fā)布公告稱,已退役的“迅捷”號核潛艇完成首次外部重大切割,其指揮塔圍殼被成功移除。這一進展標志著英國海軍核潛艇拆解工作取得階段性突破,該艇90%的部件在拆解后將實現(xiàn)回收利用,為核廢料處理及資源循環(huán)利用提供實踐樣本。

  “迅捷”號是英國海軍歷史上首艘被完全拆解的核潛艇。該艇于1972年服役,1992年因核反應堆出現(xiàn)裂痕退役,受安全、環(huán)保及經(jīng)費等因素制約,其拆解工作長期擱置。

  這一案例折射出英國在核潛艇退役處理方面的系統(tǒng)性滯后。數(shù)據(jù)顯示,英國目前共有23艘退役核潛艇等待拆解,其中16艘存放于德文波特基地(含5艘勇士級、7艘特拉法爾加級攻擊核潛艇和4艘決心級戰(zhàn)略核潛艇),7艘存放于羅塞斯基地(含6艘迅捷級攻擊核潛艇和1艘“無畏”號核潛艇)。

  退役核潛艇的長期堆積已帶來沉重經(jīng)濟負擔。英國國家審計署報告顯示,1980至2017年間,政府為退役核潛艇維護支出約5億英鎊(約合6.8億美元)。僅德文波特基地12艘仍載有放射性核燃料的核潛艇,年維護費用即達1600萬英鎊。此外,政府還需承擔定期輻射檢查和港口設施維護等額外開支。

  為突破困局,英國國防部選定“迅捷”號作為試點,由巴布科克公司執(zhí)行拆解、威立雅環(huán)境公司負責回收,計劃2026年前完成拆解工作。

分階段拆解攻克技術難關

44444

  與普通艦艇不同,核潛艇因配備核反應堆且相關部件受到輻射污染,在拆解時需依照部位劃分、分階段有序進行。英國最終確定采用“三階段拆除法”:第一階段是拆除含低水平放射性物質(占比4%)和非放射性有害物質(占比5%)的部件;第二階段是清除中等水平放射性廢物(占比1%),重點是拆除反應堆;第三階段是實施整體切割和回收(占比90%)。

  作為英國首艘試點拆解的核潛艇,“迅捷”號的拆解過程較預期更為復雜。巴布科克公司在啟動第一階段前,完成大量準備工作,包括對港口干船塢等基礎設施進行改造,并安排工程師赴美接受專業(yè)培訓。第一階段主要任務為移除核反應堆中的冷卻水、冷卻劑及防護設備。第二階段重點在于拆除危險程度較高的反應堆。

     為此,巴布科克公司修建了一座橫跨干船塢的反應堆檢修通道,并修繕抗震運輸鐵路及換料設施。值得一提的是,“迅捷”號在設計階段已預留拆解接口,可通過干船塢上方的反應堆檢修通道吊裝反應堆壓力容器,避免了美俄等國需切割艇身的復雜工序。

  “迅捷”號在服役期間,其管道和組件沉積了放射性物質,拆除反應堆后仍需持續(xù)進行輻射監(jiān)控。待確認無安全隱患后,才進入第三階段,即各部件的全面拆解工作,主要涉及鋼材及其他金屬的切割,其中部分材料將用于新一代核潛艇建造。

工程推進與資金隱憂并存

55441

  今年6月5日,巴布科克公司宣布獲得價值1.14億英鎊的合同,將在德文波特造船廠為4艘特拉法爾加級核潛艇卸除核燃料。同時,4艘決心級戰(zhàn)略核潛艇已完成第一階段作業(yè),得益于“迅捷”號的拆解經(jīng)驗,其拆除時間較預期縮短25%。這些進展標志著英國海軍核潛艇拆解工作進入穩(wěn)步推進階段。

  然而,多數(shù)觀點認為,后續(xù)拆解工作面臨多重挑戰(zhàn):一方面,德文波特造船廠的船塢設施需同時承擔在役核潛艇核燃料更換任務,資源分配矛盾可能影響拆解進度;另一方面,測算顯示,若拆解現(xiàn)有23艘退役核潛艇及2030年前后退役的4艘前衛(wèi)級核潛艇,總費用將達104億英鎊。在英國經(jīng)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該工程面臨資金鏈斷裂風險。

  盡管英國核潛艇拆解項目取得一定進展,但其長期性、復雜性和高成本特征,仍對英國的國防預算管理能力和核安全管理水平提出較高要求。隨著項目深入推進,如何平衡環(huán)保需求、技術可行性和經(jīng)濟效益,將成為英國國防決策者面臨的一項課題。


     來源:中國軍網(wǎng)、解放軍報、中國國防報等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