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世界自然基金會:進多出少,歐盟正在“吃掉世界”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國際新聞      2022-05-25 09:32:45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 世界自然基金會23日發(fā)布的報告指出,歐洲聯(lián)盟一直自稱靠其發(fā)達農業(yè)“喂養(yǎng)世界”,實際情況卻是以其龐大食物消耗在“吃掉世界”——歐盟食品進口量比出口量多得多,給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沉重負擔。

2020年12月24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拍攝的歐盟委員會總部大樓。新華社記者張鋮攝

報告認為,歐盟一些人以俄羅斯與烏克蘭沖突升級導致全球糧食供應短缺為借口,不斷降低歐盟自身環(huán)保標準。實際上,這種短缺與歐盟本身資源消耗過度有關。

報告寫道,“歐盟的食物進口與生產從根本上不可持續(xù),因為它們侵占自然資源、驅使全球森林濫伐、耗損魚類資源”,歐盟國家生產的糧食多達40%遭浪費,氣候和生態(tài)多樣性因此承受巨大代價。

2021年12月9日,在法國巴黎的一處圣誕市場,一名攤主在攤位前等待客人光臨。新華社記者高靜攝

世界自然基金會是致力于自然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系統(tǒng)保護的國際非政府組織?;饡W洲政策辦事處主任埃斯特爾·阿辛說,為應對因俄烏沖突加劇的全球糧食短缺和價格高漲,一些人建議歐盟降低環(huán)保標準以提升本土糧食產量,但這樣反而可能使問題惡化。只有歐盟改變現有生產和消費模式,才可能促進糧食安全。

阿辛的同事、報告領銜作者雅比耶·魯伊斯說,歐盟從全球農作物貿易中賺取巨額財富,背后卻隱藏“許多讓人不適的真相”。比如,歐盟進口的農產品主要是低端原材料產品,如可可、水果和大豆,這些原材料的生產往往需要大量消耗森林等自然資源;歐盟出口的酒類和巧克力類高附加值食品對歐盟經濟而言是積極貢獻,對全球食品供應鏈而言卻并非如此。

2021年9月10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拍攝的各色華夫餅。新華社記者鄭煥松攝

魯伊斯說:“歐盟與其說是‘世界糧倉’,不如說是全球高端食品店,只出口主要面向較富裕消費者的產品。而且,我們的高產量是以不可持續(xù)的輸入、進口和高損耗的土地利用實現的。‘歐盟食品店’所累積的社會和環(huán)境成本如此之高,我們實際上是在吃掉世界?!?/p>

報告顯示,歐盟每年浪費大量食物,據估算高達人均173公斤;盡管在零售商和消費者方面有不少倡導減少食物浪費的舉措,但在農業(yè)生產環(huán)節(jié)的浪費經常被忽略。據估算,每年收獲季節(jié)及剛過時,都有占總產量比例高達15%的糧食遭浪費,從未擺上餐桌。

4月27日,消費者在德國柏林一家超市內選購商品。新華社記者任鵬飛攝

歐盟委員會定于2023年正式提議建立可持續(xù)食物生產消費系統(tǒng)法律框架。魯伊斯認為,是時候采取果斷行動以消除食物消費所造成的環(huán)境和社會影響了。“歐盟委員會不能再逃避了。”(沈敏)

文章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姚思寒
寰球熱點
國際觀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