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7日18時01分,一架由桃園機場直飛而來的航班落地,飛機緩緩滑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跑道。
這架飛機上有一位特殊的“旅客”,他叫唐毅奇,這條歸家路他“走”了74年,與他同行者叫劉德文,被稱為去臺老兵的“靈魂擺渡人”。
▲ 移交老兵骨灰后,劉德文(中)與川籍國民黨老兵唐毅奇的兩位孫子合影。
與老兵結(jié)緣
劉德文曾在高雄一家銀行工作。1997年,30歲的劉德文正準備買房子安家結(jié)婚,同事建議他“祥和里房子便宜,環(huán)境空氣好,而且離高雄也近”。劉德文去轉(zhuǎn)了一圈,發(fā)現(xiàn)的確像同事說的那樣,于是他在祥和里買了房。居住一段時間后,劉德文關(guān)注到周圍那些孤獨的老兵。
祥和里是一個去臺老兵聚居的地方,最多時有近4000人?!拔易∵M祥和里時還有1000多位老兵,大多是單身獨居、腿腳不便的老人,所以平時有什么事我常常去幫把手?!?002年,劉德文成為祥和里里長。空閑時劉德文會跑去老兵家里,跟他們聊聊天、做做飯,看看老人們有什么需要幫忙。
漫長的擺渡之旅起于2003年。一位年近九旬的去臺老兵跟劉德文一起吃飯,席間哭著說起了自己的心愿——死后希望骨灰能回到家鄉(xiāng),葬在父母的墳前,與他們團圓。這件事給了劉德文很大的觸動,2004年,這位老兵走后,劉德文決定圓老人心愿,送他“回家”。幾經(jīng)周折,劉德文聯(lián)系上了老人在湖南老家的親人,他背著老人骨灰渡過海峽,完成了老人的心愿。
▲ 劉德文
三代人的心結(jié)
這是劉德文完成的第一趟靈魂擺渡。從那時起,大陸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了劉德文,并通過各種渠道找到他,請求他幫忙尋找親人,來自四川的唐清澤便是其中之一。
唐清澤想要尋找的人是他的爺爺唐毅奇,四川安岳籍國民黨老兵,曾參與長沙會戰(zhàn)、贛南戰(zhàn)役等,1949年他跟隨軍隊到了臺灣。上世紀80年代后很多去臺老兵返鄉(xiāng),然而那浩浩蕩蕩的返鄉(xiāng)大軍中,唐毅奇的身影并不在其中。“我們家只知道爺爺曾經(jīng)生活在高雄,也曾聯(lián)系過高雄方面的工作人員,但得到的答復(fù)是‘你的爺爺去世過早,查無你爺爺?shù)娜魏钨Y料’?!?/p>
▲ 唐毅奇后人
線索到這里徹底斷了。后來唐家用過各種方法尋找,卻始終一無所獲。由此,尋找唐毅奇便成了唐家三代人的心結(jié)。當(dāng)唐清澤聽說了劉德文的事情,他聯(lián)系上了劉德文?!爱?dāng)時就抱著試一試的念頭,并沒有真的指望劉里長可以找到。”
劉德文應(yīng)下這件事后,就拿著唐毅奇的資料開始了新的奔波。他首先將目光鎖定在了一個區(qū)域,那里有著13個公墓,至少有2000多名老兵葬在那里。由于年代久遠,不少公墓的登記信息不全,劉德文便用最“笨”的辦法去尋找——一個個墓碑地查看,卻沒有任何收獲。劉德文將得到的線索又梳理了一遍,一邊找到唐毅奇生前工作的農(nóng)場了解情況,一邊繼續(xù)搜索公墓、亂葬崗,可惜全都是白費功夫。
曲折的歸家之路
劉德文沒有放棄,這一次他將視線投向了寺廟。2019年的一個大雨天,打探消息的劉德文走進了東山寺,在這里他得到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有唐毅奇長者的骨灰。
悠長的時光讓包著骨灰壇的白布已經(jīng)變成黑色,仔細辨別隱約可以看到上面的字樣,寫著:四川籍,唐毅奇。
確認這就是唐清澤尋找的爺爺后,劉德文趕緊撥通了電話,告訴他這個消息。但由于疫情原因,劉德文不能馬上將骨灰送回大陸,于是他將唐毅奇老人的骨灰暫放在家里,每到清明、中秋等,他便會擺上月餅、茶、水果等祭品,點上三炷清香,與遠在四川的唐清澤及兄弟子侄,共同云祭拜。今年初,劉德文再次啟程,繼續(xù)將去臺老兵的骨灰送回故鄉(xiāng)。
終于,今天劉德文陪著唐毅奇“踏”上了歸家路。機場接機口,唐毅奇的家人早已在這等候多時,唐清澤更是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出口。
18時40分,劉德文抱著一個黑紅相間裝著骨灰壇的背包出現(xiàn)了,他將這個沉甸甸的書包親手交到了唐家人的手中。
這一刻,唐毅奇回家了。
▲ 后人跪迎去臺老兵唐毅奇骨灰壇
這種悲歡離合的場面在劉德文的眼前不斷上演。近20年的時間里,在海峽那邊,很多老兵立下委托遺囑,將生命最后的歸宿托付給劉德文。在海峽這邊,有300多位親屬委托他尋找去臺老兵。劉德文帶著一份份信任與期待,先后帶著200多位去臺老兵的骨灰回故鄉(xiāng)安葬,足跡遍布大陸20多個省份,讓一個個家庭實現(xiàn)特殊的“團圓”。尋找過程中,劉德文還將無人祭掃的老兵墓碑等記錄下來,一一建檔造冊,目前已整理了6000多位過世老兵的相關(guān)資料。
再上路,屬于劉德文的擺渡之旅還在繼續(xù)……(來源:川觀新聞)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