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世界各國陸續(xù)解封開放,百業(yè)期待迎來蓬勃商機,但由于3年下來疫情擴散延燒的拖累,加上國際戰(zhàn)亂不斷,全球經濟成長大幅度趨緩已是的既定事實,因為主政者的漠視及沒有未雨綢繆的興革政策,導致去年開始正式在各產業(yè)領域付出嚴重的代價。
舉手投足都動搖發(fā)展走勢的工業(yè)生產,已經連續(xù)第6個月負成長(年減15.3%),連引以為傲的護臺產業(yè)(電子業(yè))仍還趴在地上抬不起頭(電子零組件類年減19.6%、機械設備類年減20.59%),對大陸出口貿易嚴重倒退(年減31.8%)更是雪上加霜,導致經濟前景慘淡,島內經濟景氣指標從去年2月的熱絡(34分)直墜至今低迷(10分),臺灣民眾生計慘不忍睹。尤其今年適逢選舉年,“執(zhí)政黨”為鞏固傳統(tǒng)票源,突顯兩岸的矛盾勢必持續(xù),這將換來經貿更多的不便與限制,直接影響各行各業(yè)的成長動能顯然會成為鐵錚錚的實況。
“在野”各黨務必苦民所苦,承接起朝網不振的重責大任,已有前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馬英九、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等人帶頭西進出訪拼經濟,也都獲得顯著成效,新北市長侯友宜亦接棒前進新加坡謀求合作機會,這才是真正務實的行動,相信人民心中不會無感,想法觀念更不會無知,也絕對會讓失能無為的民進黨當局付出讓位的代價。
臺灣青年聯(lián)合會理事長 何溢誠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