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安9月15日電 題:“西域使者”張騫故里:探尋千年絲路的“古貌”與“新顏”
作者 楊英琦
“兒時,我對祖先的印象更多與張騫祠堂旁的桂花樹有關,如今祖先的紀念地仍有桂花香氣,但面對世界各地前來拜謁的游人,我的心境早已不同昨日。”張騫第67代后裔張利軍說。
兩千多年前,西漢使臣張騫持節(jié)西行,鑿空萬里。自此,絲綢、茶葉與葡萄、胡麻在聲聲駝鈴中往來交織,殊方異類構建起一條貫通東西方的絲綢之路。張騫因功被封為博望侯,更因其鑿空之績,被譽為中國古代“走向世界第一人”。
在陜西省城固縣博望鎮(zhèn)饒家營村,博望侯張騫長眠于此,不遠處,一對樸拙粗獷的漢代石虎守護著陵墓。85年前,隨著印有“博望造銘”四字的封泥出土,張騫墓的真實性得到印證,也使“張騫鑿空”的史實重現(xiàn)世人眼前。
2014年,張騫墓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lián)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wǎng)”中的一處遺址點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城固作為張騫故里,也成為人們拜謁、祭祀張騫的圣地。
圖為張騫墓景區(qū)的張騫雕塑。馮詩潔 攝
“曾有一位意大利導演為拍攝絲綢之路主題紀錄片,專程來城固探訪張騫墓?!睆埨娯撠熃哟?,他對導演的執(zhí)著記憶深刻:“那段時間正值酷暑,可他興致勃勃,堅持成行,詳細記錄下許多與張騫有關的文化細節(jié)。他認為講述絲綢之路不能不提張騫,不能不來他的故鄉(xiāng)?!?/p>
城固縣位于陜南漢中盆地,北依秦嶺、南屏巴山,總面積2265平方公里,是古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文化坐標,自公元前312年設縣制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近年來,城固聚焦張騫文化,以“絲路文化旅游區(qū)域性目的地”為目標,擦亮了絲綢之路上的文化名片。
在研究、宣傳張騫精神的過程中,張利軍感到張騫文化的輻射范圍愈加寬廣。“尤其在近十年,各行各業(yè)的人們來到這座小城,在張騫墓前表達自己樸素的敬仰之情,關心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情況。在我看來,這證明了祖先敢為人先、勇于開拓的精神在今天仍極具感染力與現(xiàn)實意義?!?/p>
9月10日,張騫墓景區(qū)內(nèi)肅穆莊嚴,偶有游人前來拜謁。馮詩潔 攝
今日的城固,“張騫元素”已融入城市建設及經(jīng)濟發(fā)展各方面。張騫文化廣場、張騫通西域群雕、博望大道等城市標志性建筑相繼建成;張騫牌漢中仙毫、張騫禮酒、張騫絲綢等產(chǎn)品被先后打造;張騫文化研究會、張騫書畫院、張騫文武學校等團體機構相繼組建……張騫文化已逐步發(fā)展為當?shù)啬酥翝h中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和精神遺產(chǎn)。
同時,隨著研學游與“博物館熱”興起,依托張騫墓修建而成的張騫紀念館利用拓片、沙盤、VR技術、視頻等全景式展示了張騫生平細節(jié)與城固千年的歷史發(fā)展軌跡,憑其獨特的歷史意義吸引大量海內(nèi)外游人。2023年1月至8月,張騫紀念館已接待研學團游客逾六千人次,遠超往年同期人數(shù)。
“不是張騫通異域,安能佳種自西來?!逼咸?、石榴等“絲路來客”也在城固落地生根——全縣葡萄栽培面積超過3200畝,年產(chǎn)量約5000噸,已成當?shù)孛癖娭赂辉鍪盏闹匾緩街弧Ec此同時,產(chǎn)自城固的柑桔也沿著絲綢之路輸往中亞五國及俄羅斯,備受海外食客青睞。
“我曾有幸沿祖先足跡重走絲綢之路,沿途品嘗了石榴、葡萄,還看到異國街頭種滿了桑樹?!睆埨姼锌?,雖然跨越千里,各地民眾卻享受著同一味果香、同一片樹蔭?!罢缃袢盏摹粠б宦贰ㄔO,不止張騫故里、絲路沿線,正有越來越多的地區(qū)共享絲路文明帶來的發(fā)展成果。”(完)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