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新疆麥蓋提11月9日電 題:“刀郎歌王”:傳承木卡姆就像陽光灑在葡萄藤上一樣自然
中新社記者 孫亭文
秋日的暖陽灑在葡萄藤和桑樹上,綠色、黃色、橙紅色的葉子交織,在藍天下顯得分外漂亮。近日,在新疆喀什地區(qū)麥蓋提縣央塔克鄉(xiāng)的一處農(nóng)家小院,病愈出院的玉素因·亞亞敲響刀郎手鼓,執(zhí)意和孿生哥哥艾山·亞亞,攜自己的兒子和徒弟,引吭高歌一段刀郎木卡姆。嘹亮的歌聲伴隨著獨特的樂聲傳向遠方。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是一種集歌、舞、樂于一體的大型綜合藝術形式,2006年被中國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在其文化空間的發(fā)展歷程中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十二木卡姆、吐魯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等流派。
1940年出生的玉素因·亞亞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刀郎木卡姆)代表性傳承人,他的父親是當?shù)氐独赡究匪囆g家,其兄弟二人在木卡姆藝術氛圍濃厚的家庭中長大。
刀郎木卡姆主要分布在以葉爾羌河至塔里木河流域為中心的刀郎地區(qū),尤以麥蓋提縣為盛,據(jù)說原有12套,現(xiàn)在能收集到9套。每套長度約為6到9分鐘,9套總長度約一個半小時。其唱詞為在刀郎地區(qū)廣為流傳的維吾爾民謠,內(nèi)容豐富多彩,曲調(diào)高亢粗獷,感情純樸真摯。
玉素因·亞亞有超強的音樂天賦,少時就能完整演唱刀郎木卡姆9套曲目,因其“金屬般聲音”而被譽為“刀郎歌王”。一個刀郎木卡姆樂隊由刀郎卡龍琴、刀郎手鼓、刀郎艾捷克、刀郎熱瓦甫等多個樂器手組成,玉素因·亞亞就是樂隊的主唱兼任首席鼓手,刀郎手鼓是其必備的樂器。
多年來,致力于“讓更多人知道刀郎木卡姆”的玉素因·亞亞,曾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敲響刀郎手鼓,也曾在法國、日本、荷蘭等國家唱響刀郎木卡姆。在自己的家鄉(xiāng),他致力于刀郎木卡姆的傳承。在他的心中,傳承刀郎木卡姆“就像陽光灑在葡萄藤上一樣自然”。40多年來,他先后口傳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徒弟有27位,有力推動了刀郎木卡姆藝術的發(fā)展。
玉素因·亞亞說,國家很重視刀郎木卡姆文化的傳承和保護,這讓他“很放心”,相信以后會有更多人學習傳承刀郎木卡姆。
2002年拜師玉素因·亞亞的帕提古·熱合曼,目前任教于麥蓋提縣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該校已開設刀郎木卡姆藝術班近20年。她說,目前班里有50名學生,除了文化課程外,主要學習樂理、樂器、木卡姆演唱、刀郎舞等。經(jīng)過近20年的教學,刀郎木卡姆的種子在數(shù)百名學生的心里生根發(fā)芽。
就讀于伊犁師范大學的阿熱孜古麗就是其中之一,今年她回到麥蓋提縣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實習,跟隨帕提古·熱合曼學習,并與師弟師妹們切磋刀郎木卡姆演唱技藝。她說,最希望能多跟隨玉素因·亞亞大師學習刀郎木卡姆,將優(yōu)秀的刀郎文化傳承下去。
帕提古·熱合曼告訴中新社記者,玉素因·亞亞經(jīng)常來到學校,給孩子們講授演唱技巧?!皫煾档纳ひ糇罹哂刑厣?,他將刀郎木卡姆帶到了國內(nèi)外的舞臺上,傳播了刀郎木卡姆文化,培養(yǎng)了很多傳承人?!?/p>
雖然已為人師,但帕提古·熱合曼還是經(jīng)常到師傅家中,討教刀郎木卡姆的演唱技巧?!暗独赡究诽願W了,要用一生來好好學習。同時,我也會將刀郎木卡姆的演唱技巧教給學生?!?/p>
玉素因·亞亞是刀郎木卡姆藝術的第四代傳人,他的主唱兼任首席鼓手的“席位”也已傳承給兒子艾買爾·玉素因。這位從小耳濡目染,學習父親演唱和敲響刀郎手鼓技巧的第五代傳人說,家族中有很多人都會演唱刀郎木卡姆、演奏刀郎樂器,這是“無價之寶”,會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完)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