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石家莊1月12日電 (李曉偉 王天譯)記者12日從河北省2023年考古成果交流會上獲悉,2023年在鄴城遺址東魏、北齊宮城西門“千秋門”遺址發(fā)掘中出土一件石獅門砧,這不僅是鄴城遺址首次發(fā)現(xiàn),也是目前所知古代城市遺跡中年代最早的該類遺物。
鄴城遺址位于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曾先后為曹魏、后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是中國古代都城規(guī)劃肇始地、建安文學發(fā)祥地、佛學弘傳中興地和多元文化碰撞地。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何利群介紹,2023年度鄴城遺址考古主要集中于宮城第一重宮墻東北部及宮城西門“千秋門”遺址。其中,“千秋門”遺址發(fā)掘是年度工作重點,發(fā)掘顯示門址北半部主體由夯土臺基、夯土墻及子母闕臺三部分組成。
該年度考古出土遺物以磚瓦類建筑構件為主,主要有方磚、板瓦、筒瓦、蓮花紋瓦當、瓦頂帽、獸面瓦等,均制作精良、類型豐富,顯示出獨特的時代特性和較高的建筑等級。此外,門址西北部出土的石獅門砧非常重要,不僅是鄴城遺址首次發(fā)現(xiàn),也是目前所知古代城市遺跡中年代最早的該類遺物。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沈麗華指出,通過該年度考古工作,進一步明確了宮城東北部宮墻與宮墻外建筑的平面布局、建筑結構及相互關系;“千秋門”遺址的發(fā)掘系鄴城考古隊首次對宮門類遺跡開展考古發(fā)掘工作。據文獻記載,“千秋門”是東魏、北齊鄴城宮城西側最重要的宮門之一,全面了解該門址平面形制與建筑結構對深入研究東魏、北齊時期鄴城宮城布局及宮禁制度等均具有重要學術意義。(完)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