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中國共產(chǎn)黨編年史》的重要學術價值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 評論 > 經(jīng)緯觀察      2024-11-14 14:25:14

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著的《中國共產(chǎn)黨編年史》(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以下簡稱《編年史》),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發(fā)展、壯大并取得輝煌勝利的歷程,反映了黨的不懈奮斗史、不怕犧牲史、理論探索史、為民造福史、自身建設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同時,僅從深化中共黨史研究乃至中國現(xiàn)代史研究而言,其學術價值也是非常突出的。

第一,敘事翔實,大幅度拓展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史的內(nèi)容。一是,這部書共計29卷、900多萬字,著重記述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在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社會、對外關系、黨的建設等各方面的重要活動,是迄今為止內(nèi)容最豐富、體量最龐大、最為全面系統(tǒng)地反映中國共產(chǎn)黨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的編年體黨史基本著作。翔實的歷史內(nèi)容和系統(tǒng)的歷史過程,是《編年史》的一個重要亮點和鮮明特點。二是,《編年史》按年設卷、每月成章、逐日記述,以編年體為主、輔之以紀事本末體的架構和以時間為經(jīng)、以事件為緯的寫法,在全方位地展現(xiàn)中國共產(chǎn)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歷史大事要事、主要線索的同時,保存了豐富的歷史細節(jié),見人見事,許多細節(jié)具體而生動。特別是將黨的許多重大活動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展現(xiàn)得非常清楚,有助于讀者和研究者對相關史實作全面了解和系統(tǒng)把握,增強歷史感悟。

第二,史料豐厚,以權威、最新、綜合見長。這部書在史料方面,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以第一手和權威史料為基礎?!毒幠晔贰分饕罁?jù)《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及黨的其他重要歷史文獻;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鄧小平、陳云等老一輩革命家的選集、文集、年譜、傳記;中國工農(nóng)紅軍,八路軍、新四軍和黨領導下的其他抗日武裝,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史、戰(zhàn)史資料等,史料非常扎實。二是,確保使用的資料為最新版本。如《毛澤東年譜》使用的是中央文獻出版社2023年版,《周恩來年譜》使用的是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年版,《劉少奇年譜》使用的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朱德年譜》使用的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毛澤東傳》《周恩來傳》《劉少奇?zhèn)鳌贰吨斓聜鳌返纫彩亲钚掳姹?。另外,還有2024年5月出版的《習仲勛年譜》。這些都體現(xiàn)了黨史研究和文獻編輯的最新成果。三是,綜合匯集了各方面的史料?!毒幠晔贰穼Ⅻh的某一決策和活動的提出、實施和演進等過程中,中共中央和各地的黨政軍群組織的互動、相關方面的討論等史料,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做了比較集中的整理和記述,非常便利讀者對相關過程作整體全面的了解。立足于史料,以豐厚的史料充分地反映中國共產(chǎn)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相關史實,是本部書的又一個突出且鮮明的特點,它彰顯了《編年史》深厚的歷史維度和極其重要的學術價值。捧讀它,猶如品賞學術盛宴,特別“解渴”。

第三,背景清晰,對黨的活動的反映立體感強?!毒幠晔贰芬罁?jù)編寫體例,將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活動放在其所處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中,照顧到當時黨所面臨的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形勢,歷史現(xiàn)場感強烈。如此具體的歷史場景的展現(xiàn),有助于更深刻地感悟黨在當時具體條件下的決策和活動,從而更貼近本原地去觀察和認識相關歷史,更準確地把握和辨析相關歷史,從中吸取經(jīng)驗教訓,獲取歷史智慧和精神力量。歷史活動總是依據(jù)一定的歷史環(huán)境和歷史條件進行的,認識歷史必須把握歷史背景,這是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要求?!毒幠晔贰吩谶@方面是一個成功的范例。

第四,學術規(guī)范,確保史學研究的嚴謹性和可信度?!毒幠晔贰返木帉憞栏褡裱藢W術規(guī)范。除了前述的編寫時大量運用第一手史料和吸納最新資料外,《編年史》還注意吸收近年來的最新研究成果;堅持論從史出,對相關歷史做畫龍點睛的評價;采用了“孤證不立”的編寫原則;重大事件有2種以上說法的,進行考證,對不同說法用學術注釋加以說明;記載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重大活動,都明確標注出處;等等。以上這些方面,都彰顯了《編年史》的學術規(guī)范性。

作為900多萬字的鴻篇巨制,《編年史》有很多特點,而以上幾點尤為突出地反映了其重要學術價值。《編年史》比較全面、系統(tǒng)、立體地反映了中國共產(chǎn)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歷史,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學術性、可讀性、生動性,是一部研讀新民主主義革命史的重要史籍。相信它的出版,將助益新民主主義革命史研究的深化,推動中共黨史學習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文章來源: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責任編輯:邱夢穎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