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4月1日電 (記者 容海升)針對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zhàn)區(qū)4月1日位臺島周邊開展的聯(lián)合演訓,清華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巫永平接受中新社專訪時表示,演訓旨在給予島內“臺獨”分裂勢力嚴厲震懾,希望廣大臺灣同胞看清,只有堅決反“獨”,臺海和平才有切實保障。
巫永平指出,臺當局領導人賴清德近期講話中將大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延續(xù)其去年以來的“新兩國論”,拋出所謂“17項策略”也直指大陸,意圖限縮兩岸往來,旨在將“新兩國論”制度化、體系化。針對如此嚴重的“臺獨”行徑,大陸必然采取相應程度的懲戒措施,給予島內“臺獨”勢力強大震懾。
巫永平觀察到,解放軍每每在臺島周邊采取行動后,臺灣一些聲音常渲染所謂“影響甚微”。他表示,臺灣軍政界高層人士應很清楚,大陸每次有針對性的軍事行動都會對“臺獨”分裂勢力扼緊咽喉,且這種效果經數(shù)次累積后不斷擴大。
“賴清德的挑釁言行正日益讓臺灣民眾真切感受到,‘臺獨’分裂勢力將為臺灣帶來切身危險。”巫永平指出,希望有更多臺灣同胞認識到,只有堅決反對“臺獨”,臺海和平才有切實保障。
巫永平認為,“臺獨”分裂行徑是臺海和平穩(wěn)定的最大破壞因素。他分析,近年來尤其2022年美國眾議院前議長佩洛西竄臺后,便形成了“‘臺獨’挑釁在先、大陸不得不采取反制措施在后”的模式。去年賴清德上臺以來,這一模式愈加清晰,且啟用頻次越來越高。
巫永平表示,賴清德以更激進的言行、更冒險的方式推進“臺獨”,因此大陸方面的反制、懲戒措施必然進一步升高。1日進行的軍事演訓正是此一模式的最新展現(xiàn)。
巫永平提醒,“‘臺獨’挑釁、大陸反制”的反應模式已持續(xù)了一段時間,不可能無限延續(xù),大陸方面的耐心和容忍力是有限度的。臺灣民眾乃至國際社會唯有越早看清“臺獨”分裂勢力引爆戰(zhàn)爭的極端危險,為反“獨”促統(tǒng)凝聚更多力量,才能在壓縮“臺獨”活動空間方面掌握更多主動,各界所期望的臺海和平才能得到保障。(完)
來源:中新社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