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第七屆“茶之緣”兩岸茶人交流會在京舉行——共話茶香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

華夏經緯網 > 兩岸 > 兩岸交流      2025-04-21 18:13:14

  華夏經緯網4月19日訊:4月18日下午,由中華茶人聯誼會、中國農業(yè)國際合作促進會茶產業(yè)分會、北京市茶業(yè)協會、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北京中道公益基金會,中華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協會、臺灣區(qū)制茶工業(yè)同業(yè)公會、臺灣中華茶文化學會、高雄茶商協會等兩岸多家茶行業(yè)機構聯合主辦,北京市朝陽區(qū)臺辦支持的第七屆“茶之緣”兩岸茶人交流會在北京全國農業(yè)展覽館11號館活動區(qū)隆重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茶企代表、臺胞臺商、兩岸婚姻家庭、文化學者及青年茶人100余人參與了本次活動,以茶為媒深化交流、共謀發(fā)展?;顒佑芍腥A茶人聯誼會副秘書長黃萍主持。

image001

  本屆交流會共有來自臺灣的30多家臺灣茶協會員、茶商和茶人近50人參加。在11號館的中國臺灣展區(qū),30余家臺灣茶葉、茶器具企業(yè)匯聚一堂,采用產品展示、技藝演示等多元形式,全面呈現臺灣茶產業(yè)的生態(tài)體系。展區(qū)內,茶友們可以品鑒到東方美人茶、臺灣高山茶等茶類精品,欣賞劉美英柴燒、半間陶、兩岸緣手作坊等茶器美學作品,體驗阿興泡茶師的茶藝表演,感受從種植加工、茶器設計到茶道美學的完整文化脈絡。展區(qū)不僅呈現了臺灣茶的多樣性與深厚文化底蘊,也為觀眾提供了沉浸式的茶文化體驗,展現了臺灣茶產業(yè)的創(chuàng)新與傳承。

image003

image005

  民樂開場,兩岸茶人共聚一堂?

  活動在悠揚的民樂聲中拉開帷幕。來自臺灣的青年學生以古箏、二胡與琵琶聯袂演奏《茉莉花》、《上春山》等經典曲目,隨后臺灣學生更以琵琶獨奏融合《菊花臺》、《青花瓷》、《望春風》等兩岸耳熟能詳的旋律,展現傳統民樂與現代文化的交融之美,贏得現場陣陣掌聲。

image007

  共話茶業(yè)未來,聚焦傳承與創(chuàng)新?

  北京市茶業(yè)協會會長陳方俊、中華茶人聯誼會秘書長、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副會長孫蔚、中國農業(yè)國際合作促進會茶產業(yè)分會副會長、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民族出版社原黨委書記、社長李萬瑛、中華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協會理事長黃美云、臺灣區(qū)制茶工業(yè)同業(yè)公會理事長陳云康分別致辭,強調海峽兩岸茶文化同根同源,應攜手推動茶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隨后的主題對話以“兩岸茶香共融文化傳承發(fā)展”為核心,邀請大陸與臺灣茶界代表共探行業(yè)未來。臺灣代表臺灣有余堂茶莊吳應成分享了參展多年與北京茶友建立的深厚情誼;高山茶品牌“薪傳香”主理人林麗淑則作為兩岸婚姻代表,分享了她的幸福茶生活。大陸代表,和靜園品牌二代傳承人、和靜茶坊主理人李明恬分享了兒時對金萱的回憶及年輕一代如何以新媒體賦能傳統茶業(yè);資深媒體人、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前副主編趙光輝分享了多年采訪工作中與臺灣茶人建立的深厚情誼,特意展示了多年前臺灣茶友贈送的品茗杯。對話嘉賓一致認為,通過技藝互鑒、市場互通與文化互融,兩岸茶產業(yè)將釋放更大活力。

image009

  茶企推介展特色,共繪合作新圖景?

  活動尾聲,兩岸精選茶企登臺推介特色產品,圍繞茶葉品質、工藝創(chuàng)新及品牌故事展開分享,現場茶香彌漫,交流氛圍熱烈。與會者表示,此類推介不僅為兩岸茶商搭建了產銷對接平臺,更讓消費者直觀感受到兩岸茶的獨特魅力。

image011

image013

  以茶結緣,架起心靈橋梁?

  作為兩岸茶文化交流的品牌活動,“茶之緣”兩岸茶人交流活動已連續(xù)舉辦七屆,成為深化民間互動、促進產業(yè)合作的重要載體。本屆活動通過藝術展演、思想碰撞與產業(yè)對接,生動詮釋了“茶和天下”的理念,為兩岸同胞增進情感、凝聚共識注入新動力。未來,兩岸茶人將繼續(xù)攜手,以文化傳承為基,以創(chuàng)新融合為翼,共同書寫中華茶文化的新篇章。(虞鷹)


責任編輯:虞鷹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