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成職業(yè)安全危機 熱傷害就醫(yī)人數3年增至74.4%

華夏經緯網 > 臺灣 > 社會萬象      2025-04-24 13:10:53

華夏經緯網4月24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道,時序還未進入夏季,臺氣象部門今年已發(fā)布多次“高溫信息”。有關團體24日以臺勞動主管部門的熱危害指引推估,發(fā)現第三級(危險)及第四級(極度危險)時數不斷增加,19至64歲的熱傷害人數也從2022年的1622人成長至2024年的2829人。有勞團呼吁,勞動主管部門應提供依據讓勞雇雙方有所依循,如勞工退避權、雇主防護義務等。

依有關團體推估,島內六市熱危害總小時數從2022年的1148小時成長至2024年的1796小時,有近397億元(新臺幣,下同)潛在損失。相關項目主任方君維表示,高溫會造成勞動生產力下降,造成經濟損失、勞工健康風險,行政當局應采取立即有效行動。

臺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說, 近年臺灣夏天越變越長,因環(huán)境高溫導致熱危害越來越嚴重,面對越趨頻繁的熱危害、應有更準確的作法,勞動主管部門應提供相關依據讓勞雇雙方能夠更明確依循。

此外,臺灣大學公衛(wèi)學院環(huán)境與職業(yè)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楊孝友引用多份研究指出,熱危害可能會造成農民等戶外工作者慢性脫水,導致腎臟損傷,以臺灣數據來看,農民慢性腎臟病盛行率原本就較一般人高,而無高血壓、糖尿病等非傳統(tǒng)性腎臟病比率也較高。

有關團體表示,臺經濟主管部門的政策中,臺灣地區(qū)生產總值(GDP)及投資額的討論往往忽略高溫對經濟活動的具體損失評估,尤其是戶外勞工因熱危害而減少工時、延后工期,導致整體生產效率下降。經濟主管部門應立即進行高溫對整體經濟的影響評估,以設計有效的政策措施來減少氣候變遷對臺灣經濟的壓力;許多雇主不熟悉熱危害預防指引,難以有效應對高溫帶來的健康風險。勞動主管部門應加強倡導與教育,使雇主清楚理解熱危害預防措施的重要性。


責任編輯:左秋子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