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日前為總預算激烈攻防,卓榮泰行政團隊25日公布4100億元特別預算,被指暗渡陳倉。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華夏經緯網(wǎng)4月25日訊:據(jù)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行政機構昨拍板4100億元(新臺幣,下同)特別預算的內容包山包海,看似呼應“在野黨”提高對因應特朗普關稅戰(zhàn)特別預算訴求,實則包藏禍心、暗渡陳倉,讓早被臺灣立法機構刪減的預算“死灰復燃”。從卓榮泰為了總預算下鄉(xiāng)宣講痛批“在野黨”,日前又突然稱要送解凍預算報告,現(xiàn)在更把撥補卡關的預算包裹要“在野黨”吞下,就怕沒有“相罵本”,更充滿著政治權謀。
所羅門王的審判中,真正的母親寧可放棄孩子所有權,也不愿孩子被剖半喪命。但對卓榮泰行政團隊來說,總預算被刪減凍結,似乎毫無感覺,明明可以早早讓預算解凍動支、各部門正常運作,卻為了給大罷免堆柴火,不送解凍報告,只為宣講時可以批評藍白亂砍預算,直到近日紙快包不住火,卓才下令送案。
因應特朗普關稅戰(zhàn),“在野黨”倡議增加特別預算,做為島內廠商紓困及調整產業(yè)生態(tài),各界引頸期盼能對癥下藥,對產業(yè)有實質幫助,臺行政機構昨將特別預算從原本宣布的880億元增至4100億元,看似呼應“在野黨”訴求,但攤開內容卻令人傻眼,與關稅最密切相關的經濟韌性強化仍只有“880億+50億”,卻把“在野黨”擋下的臺電1000億元撥補藏在社會支持項目里,還趁機加入公土韌性強化的1500億元預算。
“在野黨”當初否決臺電千億撥補,主因是民進黨當局不修正錯誤能源政策,憂心臺電撥補成無底洞,幾個月過去不見民進黨調整能源政策,卻厚臉皮把千億撥補塞進特別預算,不甩“在野黨”的監(jiān)督,完全無視臺灣立法機構預算審查權。
臺當局行政機構這次將臺電、勞、健保撥補歸類在“社會支持”項目下,顯然作賊心虛,社會支持總計1670億元之中,臺電1000億元,健保200億元,等于剩下470億元“意思意思”補助弱勢,好掩護這兩項撥補過關,也凸顯臺電預算對臺當局來說確實壓力相當大,無所不用其極要護航千億撥補過關,因為若調漲民生電價,勢必對民進黨有負面影響。
至于1500億元的公土韌性強化更與關稅戰(zhàn)沒有直接關系,臺行政機構若有意強化,應另訂專門特別條例,提出完整報告給臺灣立法機構參考,而不是搭順風車逼立法機構唏哩呼嚕審過去,空白授權行政部門動用這1500億元特別預算。
卓榮泰擔任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至今,多次提復議失敗,只要責推“在野黨”,就完全不必負起政治責任,現(xiàn)在竟然把外在的關稅危機變成替總預算解套的轉機,既然普發(fā)現(xiàn)金的小確幸沒了,“在野黨”可得繼續(xù)好好把關。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