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布袋”的供給部長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 軍事 > 軍史鉤沉      2025-05-14 15:31:07

  “背布袋”的供給部長

  ■李寶臣 劉小云  

1933年7月,趙镕任紅一方面軍供給部會計科科長的委任令。資料圖片

  1930年的井岡山上,成片的竹林在風中搖曳輕吟,山間泉水灌溉著莊稼,一切欣欣向榮、充滿生機。時任書記長的趙镕接到一個消息,組織讓他負責軍需保障工作。此后,趙镕先后擔任紅一方面軍總供給部會計科科長、紅9軍團供給部部長等職。

  “后勤干部最重要的品德是一塵不染,不能做到廉潔奉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別當后勤干部,當了也不是好干部!”在1932年軍委總供給部創(chuàng)辦的供給學校的課堂上,趙镕這樣說。

  1933年,根據(jù)地軍民進行第四次反“圍剿”作戰(zhàn)時,由于人力物力的大量消耗,軍隊經(jīng)費十分緊張。心中煩悶的趙镕決定走訪調(diào)查、尋找解決問題的法子。當了解到鹽的價格非常昂貴之后,他頓時眼前一亮,萌生出一個念頭。

  他馬上召集人手熬鹽換肉,并在心中盤算著:一塊銀元只能買一兩鹽,一斤鹽可換十斤豬肉!一想到能解決當前的困境,大家的工作干勁更足了。隨著用鹽換來了糧食和肉,部隊的伙食保障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然而,這位身形消瘦的“大管家”,即便自己的肚子填不飽,也要把口糧勻出來,分給其他人。長時間下來,他就患上了胃病。胃痛的時候,汗透衣衫。但他覺得,相比那些在戰(zhàn)場上流血犧牲的戰(zhàn)友,這點疼痛根本不值一提。

  除此之外,趙镕留給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他隨身背著的兩個布袋,就像戰(zhàn)士手中緊握的鋼槍一樣。

  紅軍長征途中,他所在的紅9軍團運輸轉(zhuǎn)運物資的群眾有千余人。為把籌措的物資收入、分發(fā)數(shù)目記清楚,部隊走到哪里,趙镕就把物資賬目的數(shù)字記到哪里。

  此時,他身上共有兩個重要的布袋,一個布袋裝行軍所用的銀元,另一個布袋裝部隊物資收支的賬簿。一次部隊轉(zhuǎn)移途中,趙镕不小心丟了布袋。萬般焦急的他趕緊往回跑,終于找回了遺失的布袋。檢查了一下,里面的賬簿等物沒有丟失,他懸著的心才落了地。

  那之后,他更加小心謹慎。白天,他會時不時用手摸一摸布袋,防止丟失,但晚上睡著了怎么辦?

  辦法總比困難多。他決定每次睡覺前,用磚石架上3根扁擔,將兩個布袋分別放在扁擔兩端,頭枕著錢袋,腳壓著賬簿布袋。這樣即使睡著,也能保證布袋一直在自己的“掌控”之下。

  很難想象,那么多個夜晚,他是如何熬過來的。長征這一路,大家一傳十、十傳百,都知道了這位視布袋如生命的部長。從那時開始,官兵們親切地稱他為“‘背布袋’的供給部長”。

  幾十年做后勤工作養(yǎng)成的習慣,伴隨趙镕一生。無論是戰(zhàn)爭時期還是新中國成立后,他始終如一厲行節(jié)約,絕不鋪張浪費。趙镕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自己的初心。


文章來源:中國軍網(wǎng)-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唐詩絮
軍情熱議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