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花錢進名?!闭猩p騙可惡,被騙者也不值得同情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 新聞 > 熱門評論      2021-10-28 11:11:34

  “有內(nèi)部關系和渠道,花100萬,可低分進名校!”這樣的“招生”(升學服務)騙局,早已被媒體報道過,可還是有家長“上當受騙”。

  近日,多名家長反映,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對外宣稱在各大高校有關系網(wǎng),可提供升學服務,家長繳費后,該機構則稱今年國家管理嚴格無法錄取,卻遲遲未退費。媒體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此次退費風波涉及數(shù)十位家長,累計金額不少于一千五百萬元。

  家長向媒體反映,無非想維權。然而,必須指出,招生詐騙,是違法犯罪,涉及詐騙者將依法被追究責任;而“被騙”的家長,某種程度說,也是詐騙共謀,是希望以不法途徑,獲得進名校的機會,這也是破壞教育公平的弄虛作假行為。

  司法機關當然應介入調(diào)查招生(升學服務)詐騙,追究詐騙者的法律責任,并依法追贓,以挽回家長的損失。而對“被騙”的家長,也需要批評教育,嚴重者需追究法律責任。只有所有家長都維護教育公平秩序,不去做破壞教育公平的事,也就沒有招生詐騙孳生的土壤了。

  機構、人員宣稱和高校有內(nèi)部關系,可以搞定內(nèi)部招生名額,這是十分低級的招生詐騙手段。我國教育部、公安部等部門,早在10多年前,就發(fā)布招生詐騙警示,提醒家長不要相信這類信息與服務。

  事實上,隨著高校招生實行遠程錄取,整個過程公開透明,以及國家加大對高校違規(guī)招生的處罰力度,當前高校招生已經(jīng)沒有“花錢運作”的空間。所謂花幾十萬就可進名校的服務承諾,就是利用高校招生進行的詐騙。

  但還是有家長相信有“天下掉餡餅”的事,而且,由于家長也知道這類事情“見不得光”,因此,在發(fā)現(xiàn)被詐騙之前,都高度配合機構、人員,不對外聲張,只是在“確定”被騙后,才想到“維權”,而騙子在這個時候已經(jīng)人去樓空。

  與其他傳銷詐騙、電信詐騙不同的是,招生詐騙還具有更大的社會危害性,被騙者并沒有維護高考公平的理念,也是高考公平的破壞者。

  試想,如果真的運作成功,這不是嚴重破壞高考公平、擠占了其他學生的機會嗎?家長在沒有“運作成功”后維權,也必須反思自己的行為,這本就是對高考公平的踐踏。“花錢運作”成功,如果事發(fā),孩子將被取消入學資格與大學學籍,哪怕在畢業(yè)后被發(fā)現(xiàn),也將撤銷學位和學歷證書,而參與運作的家長,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換一個角度說,如果花錢運作成功后事發(fā),有人同情這些家長和學生嗎?還是會呼吁嚴肅追究這些花錢請人運作者的家長的責任?

  詐騙者可惡,被騙也并不值得同情。遏制招生詐騙,一方面要依法嚴厲打擊,發(fā)現(xiàn)一起查處一起,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大招生的透明度,讓社會公眾相信高考招生沒有任何潛規(guī)則運作空間。而所有家長,都要成為高考公平的捍衛(wèi)者,不要去走歪門邪道。

  特約評論員 | 熊丙奇(教育學者)

  編輯 | 李瀟瀟

  校對 | 陳荻雁


文章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徐亞旻
大陸新聞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