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長征,是中國共產(chǎn)黨和紅軍譜寫的壯麗史詩;思想長征,則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赤心不改、永葆初心的畢生信仰與無悔選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作為戎馬一生的將軍,黃學祿退休之后繼續(xù)跋涉在思想長征之路上,20年執(zhí)著前行,先后撰寫了6部300多萬字的專著,完成210余場次黨史軍史宣講……從他身上我們讀懂了什么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什么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什么是共產(chǎn)黨員的本色初心。
A將軍其人其事
個頭不高,身形清瘦,兩鬢花白……這是一位看上去沒有任何特別之處的老人。倘若在人群中與他擦肩,你也許不會注意到他。
就是這樣一位老人,身披榮光無數(shù):他是經(jīng)歷過抗美援朝的“最可愛的人”,還參加過甘肅平叛、西藏平叛等重大軍事行動,他是中宣部確定向全國突出宣傳的“時代先鋒”,他是國防動員系統(tǒng)的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先進離退休干部……
他,就是原濟南軍區(qū)副政委黃學祿。
時光倒轉(zhuǎn)回2002年。這一年,黃學祿離開奮斗40多年的工作崗位退休了。卸下領(lǐng)導的擔子,時間富余多了,心里卻空落落的?!拔疫€能為部隊做點啥?”“多年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心得體會如何傳遞下去?”“世紀之交各種思潮交織跌宕,如何提高基層干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滿腦子憂思,讓他萌生了寫作的念頭。
一桌一椅,執(zhí)筆為劍;一詢一問,染翰成章。
為了傳承我黨我軍思想政治工作這個“看家本領(lǐng)”,這位年過花甲的老將軍,以筆為戈,重新披掛上陣,走向新的戰(zhàn)場。
尤為可貴的是,黃學祿沒有把自己既往的講話材料、研究文章簡單匯總,而是重新立意、另起爐灶,挖掘規(guī)律性內(nèi)容,精心篩選了“樹立終身學習觀”“堅持以人為本”“加強情感溝通”“突出文化價值”“走進網(wǎng)絡空間”等20個時代熱點話題,之后深入到100多個連隊調(diào)查研究,歷時2年多完成了《與思想政治工作者聊天》一書的初稿寫作。
為了檢驗書稿內(nèi)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他又深入49個團級以上單位作了43場輔導報告,累計行程6000多公里,直接聽課人數(shù)達3.2萬人。每到一處,他都現(xiàn)場征求意見建議,對書稿反復修改完善。
2004年,近50萬字的《與思想政治工作者聊天》一書付梓后,深受官兵喜愛,并榮獲第六屆解放軍圖書獎。幾年后,黃老在此書的基礎(chǔ)上,著眼時代特點,精選出10個重大現(xiàn)實話題,將它改編成《看家本領(lǐng)不能丟》一書。該書和其后寫就的《人生有價值》一書,作為凝聚共同理想的“大眾讀本”,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作為重點圖書推薦給全國各省“農(nóng)家書屋”。
“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近一點。只有面對面,才能心貼心。”北部戰(zhàn)區(qū)陸軍某邊防旅政委梁彥平至今對黃學祿的這句話記憶猶新。18年前,他任連隊指導員時,就常常拿出此書學習。現(xiàn)在書頁早已泛黃起皺,但他仍如珍如寶地不時品讀。他說:“這本書就是我的‘指導員’。”
一段時間,面對歷史虛無主義沉渣泛起,肆意歪曲、丑化歷史之風的盛行,黃學祿痛心疾首,決心再寫一部專著,把真實的黨史軍史告訴世人。
并非黨史軍史專家的黃學祿,緣何偏偏要寫黨史軍史?面對不少人疑惑的眼光,黃學祿總會用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和透徹感悟作答。而每當說到動情處,他都禁不住潸然淚下。
1938年,黃學祿出生在大別山區(qū)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很小時就失去雙親。是黨和群眾的關(guān)懷讓他不但沒有挨餓受凍,還上了學、參了軍。1956年剛?cè)胛?,黃學祿就奔赴朝鮮,他也是最后一批撤回國內(nèi)的志愿軍戰(zhàn)士。后來,他又參加了甘肅平叛、西藏平叛等重大軍事行動。期間,他入了黨、提了干。
“進了黨的門,誓做黨的人,黨的恩情咱一輩子都不能忘。”正是懷著對黨深厚的感恩之情,黃老才下決心寫一本全面系統(tǒng)、真實準確反映我黨我軍光輝歷程的書,以教育和激勵后人。
人已古稀年,走筆寫春秋。老伴董家芝告訴記者,為了寫好這本書,那幾年黃老幾乎廢寢忘食,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書店和圖書館。有時候為了想一個觀點徹夜難眠,有時候半夜幾次爬起來,將想到的句子記到本上,生怕早晨起床后忘記。為確保書稿內(nèi)容準確翔實,他查檔案、跑書店、進圖書館,請教國內(nèi)著名黨史軍史專家和領(lǐng)導同志100多位,查閱歷史資料上千萬字。
長期伏案工作,讓黃學祿的身體嚴重透支。2012年6月,因為過度勞累,他胃部大出血。住院第5天,他便戴上眼鏡在病床上寫起了書稿。后來因為在病床上寫作實在不方便,病情稍有好轉(zhuǎn)他就堅決要求出院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數(shù)年筆耕不輟,2013年底,百萬余字的《千秋功業(yè)》(上、下冊)終于寫成。原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逄先知欣然作序,稱贊該書是“一部導向正確、事實準確、內(nèi)容豐富、可讀性強的黨史教科書”。該書出版后,很快被原濟南軍區(qū)部隊和10多個縣市黨委列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輔導教材。
“思想長征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p>
7年后,黃學祿又奉獻出了另一專著——《歷史的跨越》。該書被國家新聞出版署、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評為“政治導向正確,重大史實準確,是一本有教育意義的歷史教科書”。
2021年10月,歷時5年10易其稿的《毛澤東成功的秘訣》,由中央文獻出版社正式出版,毛澤東之女李敏、李訥飽含深情地為該書題字,原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逄先知為該書題字并撰文高度評價。
“19載6部著作,洋洋灑灑300余萬字,每個字都凝結(jié)著一名共產(chǎn)黨員為黨為民的初心和使命。”原濟南軍區(qū)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張振江告訴記者,黃學祿的創(chuàng)作之路走得異常艱辛。他文化程度不高,又不會用電腦打字,先是一筆一劃地寫,然后讓家人打印出來,再逐字逐句修改。圓珠筆用了一盒又一盒,手寫稿足足壘起幾米高,執(zhí)著與認真伴隨他的創(chuàng)作全過程。一次,為求證長征時紅一軍團紅四團團長姓名究竟是“王開湘”還是“黃開湘”,老人查閱了近百份文檔資料,奔波數(shù)地與多位學者核實,最終確定為“王開湘”。
2014年,黃學祿作為中宣部確定的“時代先鋒”典型推向全國,多家媒體前來采訪報道。一位記者感佩之余提建議:“黃將軍,您的研究成果非??少F,如果條件允許,應該抽時間給部隊官兵、地方黨政機關(guān)和學校師生講一講?!?/p>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于是,年逾古稀的黃學祿下連隊、進山溝、上海島、跑學?!睦镄枰睦锞陀欣先嗣β档纳碛?。這些年,黃老為部隊、黨政機關(guān)、學校宣講210余場次,聽眾超過20余萬人。
“黃老,您寫了那么多書又到全國各地宣講,一定掙了不少錢吧?”面對有些人的好奇與調(diào)侃,黃學祿沉默不語。然而,由他捐資修建的2條致富路、4所希望小學、1所特殊學校、2所敬老院和1個鄉(xiāng)鎮(zhèn)圖書館,無聲地訴說這位大別山之子對家鄉(xiāng)人民的深情反哺,也見證一位共產(chǎn)黨員為人民奉獻一切的熾熱情懷。
“黃老,您為家鄉(xiāng)做得夠多了!”每次聽到這樣的話,黃學祿都會微微一笑:“我只為父老鄉(xiāng)親做了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情,不值一提?!?020年,新冠肺炎肆虐,聽聞河南省信陽市防疫物資緊缺,黃學祿又捐出了10萬元積蓄。
“思想長征就是我的‘趕考之路’,只要還有一口氣,我會一直走下去……”已是84歲高齡的黃學祿語氣堅定,話語鏗鏘。
B探尋黃學祿的“精神密碼”
一生戎馬硝煙散盡,今天,當一切光環(huán)都褪去,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人最真正的道德品質(zhì)與信仰追求,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最純粹的本色初心。
黃學祿退休20年來,致力于思想政治工作經(jīng)驗總結(jié)、黨史軍史和毛澤東思想研究,訪圣地、查檔案、跑書店、進圖書館,請教著名專家和學者,查閱歷史資料幾千萬字,研究歷史人物傳記200多部,一筆一劃地寫,逐字逐句地推敲,寫出了6部300多萬字的著作,堪稱離退休干部的榜樣。
探尋黃學祿不懈思想長征的“精神密碼”, 我們從他這句“世界再變,初心不變,任何時候,共產(chǎn)黨員的本色都不能丟。守底線不僅是為自己守晚節(jié),更是為黨守住人心陣地”的肺腑之言中找到了答案。
退休后的黃學祿用實際行動展示了他始終堅守的3個“不能丟”和3個“不能退”。
3個“不能丟”——信仰旗幟不能丟、民族精神不能丟、看家本領(lǐng)不能丟。
信仰是“根”。依靠信仰的力量,讓黃學祿面對困難挑戰(zhàn),敢于突破自我,勇于創(chuàng)新實踐,化坎坷為坦途,視困難為“墊腳石”。在信仰支撐下,他寫黨史軍史,真實呈現(xiàn)中國共產(chǎn)黨和人民軍隊的崢嶸歲月、光輝歷程,歷經(jīng)艱辛也不悔。
民族精神是“魂”。在黃學祿看來,民族精神是一種境界、一種超越,一種不甘平庸、不甘屈從的血性品格。著書立說就是要為培養(yǎng)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貢獻一分力量,讓民族精神發(fā)揚光大。
看家本領(lǐng)是“基”。黃學祿將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著力把一線帶兵人的思想基礎(chǔ)打扎實、把青年一代的觀念樹正確,傾盡所有培養(yǎng)合格接班人,讓紅旗一代一代不變色。
退休后干點什么,為身后和社會留下點什么?這是黃學祿在退休之初經(jīng)常思考的問題。他為自己制定了3個“不能退”的目標:
退休不能褪色。雖然離開領(lǐng)導崗位,但一顆對黨和國家的感恩之心、忠誠之心,永遠鮮紅而熾熱。
退休不能退責任。黨章規(guī)定的共產(chǎn)黨員義務,永遠牢記在心;必須履行的黨員責任,永不推卸。
退休不能“退群”。這個“群”是人民群眾的“群”。來自百姓,回歸百姓,為了百姓,永遠是百姓的一分子,不能擺老資格。
正是這3個“不能丟”和3個“不能退”,讓黃學祿老驥伏櫪、赤心不改,時刻保持著一名老黨員的初心本色!
今天,84歲的老將軍,仍跋涉在他的思想長征之路上。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C專家眼里的黃學祿
逄先知(原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主任):踐行初心使命,著述黨史育人。
李慎明(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將軍暮年,壯心不已。黃學祿將軍已經(jīng)是耄耋之年,退休以后始終筆耕不輟,辛勤耕耘,至今已經(jīng)有6部著作出版,并且都是研究我黨我軍歷史主流價值觀、充滿正能量的著作。這種精神,我認為值得每一位老干部學習。正因如此,中宣部確定他為“時代先鋒”突出宣傳。我對黃學祿將軍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欣賞,特別是他這種“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情懷,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劉潤為(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會長、《求是》雜志社原副總編輯):黃學祿潛心研究毛澤東思想,歷時5年完成了《毛澤東成功的秘訣》這部專著的撰寫。我們應當感謝黃學祿將軍,感謝他在耄耋之年付出的巨大心血。什么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什么叫“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我們從黃學祿將軍那里可以得到非常生動的答案。
李準(中國文聯(lián)原副主席):黃學祿同志退居而不休,堅持寫作和出版《與思想政治工作者聊天》《看家本領(lǐng)不能丟》《人生有價值》《千秋功業(yè)》《歷史的跨越》《毛澤東成功的秘訣》等著作,并將全部稿費捐助社會公益事業(yè),以實際行動堅守著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發(fā)揮了時代先鋒的引領(lǐng)作用,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圖①:黃學祿查閱資料。
圖②:黃學祿在修改手稿。
圖③:黃學祿看望黃柏山希望小學的孩子們。本版照片由李健之提供
制圖:扈 碩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