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拜登政府將擴大對中國科技業(yè)的圍堵力度。圖為廈門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華為展館。(中新社)
【華夏經緯網綜合媒體報道】美國媒體日前放出消息稱,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切斷美國供應商與中國華為公司之間的所有聯系,禁止包括英特爾和高通在內的美國供應商向華為提供任何產品。消息若屬實,將成為美對華極限施壓惡行的又一生動例證。
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毛寧1月31日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無底線、無理打壓中國企業(yè)。這種做法違背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經貿規(guī)則,有損國際社會對美國營商環(huán)境的信心,是赤裸裸科技霸權。
美無底線對華科技打壓
路透社和英國《金融時報》1月31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美國政府已停止向美國企業(yè)發(fā)放向華為出口產品的供貨許可證,包括5G級別以下的產品,如4G、第六代和第七代無線網絡技術、人工智能以及高性能計算和云項目等。多名熟悉美國出口許可證申請的人士表示,美國企業(yè)目前仍在向美國商務部申請對華為出口產品,但近期部分申請的批準遭到拖延,各方仍在等待進一步更明確的消息。對于相關報道,美國商務部發(fā)言人僅表示,將“不斷評估我們的政策和法規(guī)”。華為公司未直接評論相關報道,但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當天在微博中表示,創(chuàng)新技術來之不易,華為將不懼挑戰(zhàn),堅持投入研發(fā),不斷攀登向上。
彭博社報道稱,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切斷美國供應商與華為之間的所有聯系,禁止包括英特爾、高通和超威半導體公司(AMD)在內的美國供應商向華為提供任何產品。這意味著,華為的手機和智能硬件設備未來無法使用高通的驍龍系列芯片,電腦產品也無法采購英特爾的芯片。報道稱,若這項政策獲得通過,所有美國供應商向華為供貨的許可證申請都將被拒絕。知情人士稱,該政策還處于早期討論階段,可能于5月獲得通過。
當地時間2020年12月15日,顧客在位于英國東倫敦西田購物中心的華為零售旗艦店內挑選商品。
近年來,美國泛化“國家安全”概念,采取種種惡劣手段圍堵打壓華為等中國企業(yè),可謂無所不用其極。2019年,特朗普政府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對于向華為出口美國技術實施嚴格限制。2021年3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發(fā)布一份清單,列出所謂“對國家安全構成不可接受風險的通信設備與服務商”,華為、中興等5家中國科技企業(yè)榜上有名;2022年11月,該清單正式啟動。此次美方放出風聲,企圖全面切斷美供應商與華為聯系,徹底撕下了美方一貫標榜的市場經濟和公平競爭原則的“遮羞布”,充分暴露出美國單邊主義霸凌行徑實施者、多邊貿易體制破壞者和全球產業(yè)鏈供應鏈擾亂者的真面目。
美方嘴上說著要公平競爭,實際上卻是美國優(yōu)先。從通過所謂“競爭法案”,到鼓吹對華“精確打擊”,華盛頓一直試圖通過包括擴大對華出口管制在內的各種方式和手段阻礙中國正當的技術發(fā)展。事實證明,盡管美國政府口頭上表示不尋求與中國沖突和“新冷戰(zhàn)”,不阻止中國發(fā)揮大國作用,但其行動上仍在不斷打壓中國,企圖通過“小院高墻”策略圍堵中國高科技企業(yè),遏制中國的科技發(fā)展。
韓國想步日荷后塵?
在對華為醞釀最新行動的同時,美國近期不斷攛掇盟友,共同阻止中國對半導體等技術的研發(fā)。據韓聯社1月31日報道,對于美國的對華芯片限制,韓國國務總理韓德洙當天宣稱:“世界希望中國能夠以規(guī)則為基礎,展開經濟、社會、政治、外交運營,韓國也將共同參與?!彼瑫r強調,韓方正與中方就有關問題保持溝通和磋商,爭取避免韓中關系受到負面影響。韓聯社認為,韓德洙這番言論是在暗示韓國參與美國主導的對華半導體限制的可能性。多家外媒此前披露,在1月27日結束的談判中,美國、荷蘭、日本三國就限制向中國出口部分先進芯片制造設備達成協議,荷日同意將美國去年10月針對中國采取的先進芯片制造設備出口管制措施擴大到本國企業(yè),包括荷蘭阿斯麥、日本東京電子和尼康等。
中國外長秦剛1月30日與荷蘭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胡克斯特拉通電話時強調,中國愿同荷蘭共同維護國際產業(yè)鏈供應鏈穩(wěn)定,維護開放而非分裂、有序而非混亂的國際貿易環(huán)境。秦剛強調,開放務實是中荷關系的最大特色。中國正在加快推進高質量發(fā)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這將為中荷合作帶來更大機遇。中國愿同荷蘭加強多邊領域合作。胡克斯特拉表示,荷方愿同中方密切各層級交往,深化經貿、軍控、防擴散、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合作,推動兩國開放務實的全面合作伙伴關系不斷發(fā)展。荷方將繼續(xù)以負責任方式處理對華經貿事宜。
資料圖:芯片。
美對中企極限施壓損人害己
彭博社指出,華為在手機和網絡設備行業(yè)具有重要地位,是供應鏈中的關鍵一環(huán)。如美國商務部按照計劃執(zhí)行禁令,將直接對美國企業(yè)造成沖擊,引發(fā)企業(yè)強烈抵制,美國營商環(huán)境的聲譽度也會進一步受損。
對于國際社會來說,美國的科技霸權將沖擊全球產業(yè)鏈和供應鏈的穩(wěn)定,中美關系也將因此受到影響。美國一面稱希望與中國深化合作,另一面又對中國企業(yè)極限施壓,函矢相攻,言行相悖。如果美方不修正、不調整對華政策,中美關系的改善將無從談起。
對于中美之間存在的競爭,中方的態(tài)度立場鮮明,一以貫之。中方不回避也不懼怕競爭,但反對以競爭定義整個中美關系,反對以競爭之名行遏制打壓之實。中方愿在相互尊重、平等互惠的基礎上同美方在雙多邊領域開展溝通合作。但必須指出,美方不能一邊要溝通、談合作,一邊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利益。
資料圖:2022年8月9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簽署《芯片和科學法案》。 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攝
美國單邊主義貿易霸凌行徑正在世界范圍內引發(fā)越來越多的反彈。去年12月,世貿組織對美國貿易違規(guī)行為進行調查并作出公正裁決。美國違反世貿規(guī)則、拒不執(zhí)行裁決的行為,遭到了包括其盟友在內的世貿成員廣泛聲討,充分說明美方做法不得人心。越來越多國家敢于對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說不。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評論稱,美國在開展健全的國際經濟外交方面給了自己一張紅牌,“這很可能讓它在未來數年的國際經濟博弈中出局”。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大勢。美國一再將科技和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意識形態(tài)化,只會破壞全球產業(yè)鏈和供應鏈,使世界經濟復蘇之路更加艱難。不少美國企業(yè)高管警告,廣泛的出口管制可能對全球商業(yè)造成嚴重破壞。從長遠看,國際企業(yè)為維護市場份額,將不得不調整布局,繞開美國進行合作,這恐怕會從根本上削弱美國的技術領先地位和市場主導地位。企圖拆別人的橋,最終只會堵死自己的路。
綜合自中新網、經濟日報、環(huán)球時報等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