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酒泉5月29日電 題:桂海潮:36歲大學教授“變身”中國空間站首位載荷專家
中新社記者 郭超凱 馬帥莎
戴著一副近視眼鏡,這或許是桂海潮與其他中國航天員在外表上最明顯的區(qū)別。5月29日,隨著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名單公布,桂海潮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面對媒體的鏡頭,他黑瘦的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作為中國首個執(zhí)行載人飛行任務的載荷專家,這位36歲的大學博導即將圓夢太空。
5月29日11時,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3名航天員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問天閣與中外媒體記者集體見面。圖為航天員桂海潮。汪江波 攝
少年有個航天夢
2003年10月15日,航天員楊利偉駕乘神舟五號飛船一飛沖天,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圓。當時,桂海潮正在云南施甸的一所中學讀高中二年級,從校園廣播里聽到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時,他便開始對飛向太空充滿向往,一顆“飛天夢”的種子悄然種下。
但那時,桂海潮并沒想到,這項神圣的職業(yè)在近20年后會跟他產(chǎn)生關(guān)聯(lián)。
高考時,桂海潮以縣城理科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宇航學院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yè)。9年時間,他一路攻讀完博士學位,繼而赴國外從事博士后研究,并在國際頂尖期刊發(fā)表近20篇SCI學術(shù)論文,成績斐然。31歲那年,年輕的桂海潮已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任博士生導師。
2018年,中國開始招募第三批航天員。跟以往不同的是,這次選拔的航天員分三種類型,即: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其中,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從相關(guān)高校和科研院所選拔。
聽聞這一消息,桂海潮第一時間就報名參選載荷專家。經(jīng)過層層選拔,他從眾多報名參選人員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中國第三批航天員。年少時種下的“航天夢”終于有了圓夢的機會。
從“追夢人”到“圓夢人”
入隊后,過去只能在新聞報道中看到的航天英雄,成了桂海潮訓練場上的師傅、運動場上的隊友、生活中的朋友、任務中的戰(zhàn)友。
在外界看來,第三批航天員是幸運的,他們趕上了中國空間站階段密集的飛行任務,每個人都有充分的舞臺和機會。但幸運并不代表訓練標準會降低。訓練內(nèi)容多、強度大、進度緊,是擺在桂海潮面前的難題。相比從空軍飛行員隊伍里選拔出來的航天員,他的體能素質(zhì)和航天技能訓練底子稍顯單薄。
體能一度是桂海潮的弱項。經(jīng)過摸索,他悟出了一套方法:循序漸進地訓練,針對自己的弱項加強訓練。一段時間后,長跑、閉眼單腳站立、臺階測試等體能訓練中的老大難項目也從良好變成了優(yōu)秀。
在離心機訓練中,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選拔標準是6G的過載,比航天駕駛員標準低。但入隊后所有訓練標準都要達到8G的過載,這2G的差距對桂海潮來說,也是一段艱辛的跋涉。第一次訓練時,他感覺胸腹部有被牢牢壓住的感覺,每一次呼吸,胸部都有撕扯的感覺。
桂海潮對自己的表現(xiàn)極不滿意。訓練結(jié)束,他便找有經(jīng)驗的師兄們請教。在以后的練習中他不斷修正,不但克服了2G的差距,訓練成績也從二級提高到一級。
從72小時睡眠剝奪實驗到GNC手動運動控制練習,再到野外生存訓練……在兩年多時間里,桂海潮經(jīng)受了8大類、200余項科目的嚴格訓練和考核。從“追夢人”到“圓夢人”,他期待著有朝一日能前往中國空間站,體驗太空失重環(huán)境下工作和生活的感覺。
探索未知的飛天之旅
2022年6月,桂海潮被選定執(zhí)行神舟十六號任務。這次任務是中國空間站應用與發(fā)展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將承擔繁重的空間科學實(試)驗任務。
作為乘組中的載荷專家,桂海潮承擔了不少實驗項目。這些實驗領(lǐng)域跨度大、實驗項目多,實驗設備、實驗機柜精密,維護維修操作要求高,這就要求桂海潮的操作必須細致精準。
訓練中,桂海潮不但要知其然——掌握操作流程,還要知其所以然——明白為什么要這么做。通過兩年多的刻苦訓練,在一次次磨礪下,桂海潮的信心越來越足。
“你準備好了嗎?”在飛向太空之前,面對記者提出的這個問題,桂海潮自信地說:“到今天為止,我覺得我從技能上、身體上、心理上都準備好了,我有信心迎接這次任務的挑戰(zhàn)!”
成為航天員后,桂海潮經(jīng)常會做一個夢,夢見自己駕駛飛船穿越在各個小行星之間,穿越黑洞……如今,他的夢想之舟、探索之旅即將開啟。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