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考察,強調“建設海洋強國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戰(zhàn)略任務”,提出“推動海洋科技實現(xiàn)高水平自立自強,加強原創(chuàng)性、引領性科技攻關”重要指示。在這個偉大使命的引領下,2023年8月2日至6日,中國海洋大學海之帆公益支教團肩負著講好海洋故事、傳承海洋文化、播撒藍色夢想的使命,踏上了河南省南陽市的土地,與淅川縣厚坡鎮(zhèn)第二中心小學相遇,通過座談、課堂科普等形式,寫了一曲藍色的探索之歌。
8月2日,支教團成員到達厚坡鎮(zhèn)第二中心小學。在王印紅教授和姜萌昕老師的指導下,隊員們同學校校長鄒建偉,教師代表羅小炯、唐珂以及學生代表楊紫汐、劉子洋進行了面對面座談。
在鄒建偉校長的介紹下,支教團成員了解了淅川縣的基本經濟狀況。淅川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在2020年正式脫貧摘帽??h內有著丹江口水庫,受南水北調影響且出于保護環(huán)境的考量,其經濟發(fā)展仍以農業(yè)為主,缺少特色產業(yè)。
當問到對海洋強國和海洋命運共同體的看法時,鄒建偉校長表示,河南地處內陸,受地理位置和經濟發(fā)展水平影響,學校師生幾乎沒有見過大海,平日教學也較少涉及海洋知識,今后將積極響應海洋強國戰(zhàn)略部署,為學生提供了解海洋的平臺,以期為國家培養(yǎng)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海洋人才。
鄒建偉校長和老師同學們對支教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期待著海洋科普能夠啟蒙孩子們的海洋夢想。
課堂上,海洋生物、海洋資源的介紹讓孩子們開啟了解海洋的奇妙之旅;海洋故事、海洋神話引領學生穿越時空,感受海洋與人類文明的交融;海洋繪畫的課堂上,同學們畫出心中的大海。作品個個生動有趣,展現(xiàn)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對海洋世界美好的期待;“我心目中的海洋”分享會上,同學們講出自己畫中的故事,分享對海洋的認識,不僅有對海底世界的想象,對海洋現(xiàn)狀的擔憂,還思考了人與海洋如何和諧共生的問題,這讓海洋科普課變得意義非凡。
另外,支教隊員通過深入淺出的故事和案例,向同學們展示了海洋科學家如童第周、文圣常等的奮斗歷程和偉大科學家精神,他們的智慧與堅持,激發(fā)了同學們對海洋科學的向往與熱愛。
在此基礎上,海洋科普競賽和海洋實驗鞏固了學生的所學所得。VC還原碘和粗食鹽的提純實驗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讓他們認識到內陸與海緊密相連,即使身處內陸,仍受到海洋資源寶庫的饋贈。
結語:
耕耘藍色國土,筑夢希望之海。我國自古以來就是海洋強國,中華海洋文明勇立潮頭,關乎國運興衰。建設海洋強國,必定需要從小抓起,加強海洋知識的科普和宣傳。播撒一顆藍色種子,收獲一片海洋夢想,藍色的未來屬于每一個人。
支教的結束不是終點,而是藍色之旅的新起點。支教團攜手孩子們,探索海洋、保護海洋、傳承藍色文化,用實際行動為海洋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文字 | 中國海洋大學海之帆公益支教團
圖片 | 中國海洋大學海之帆公益支教團
來源:中華網(wǎng)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