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 題:經典、當下與未來 世界青年漢學家共話文明互鑒
作者 曾玥 高凱
世界中文大會首屆世界青年漢學家論壇7日在北京舉辦。來自世界多國的青年漢學家全程用中文對話,圍繞國際中文教育與漢學研究,共話文明互鑒。
經典: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泵绹偷赂咧性缙趯W院(巴爾的摩分校)中文專職教師、中國語言和文化助理教授何嬌霞當日分享了自己在中國學習漢語、回到美國開展?jié)h語教學的故事。
“以前我對‘君子之交’不太理解,但是經過5年的學習,我從中國導師身上感受到了這句話。我想要像他(對待我)一樣對待我的學生?!焙螊上颊f,她將自己從導師身上學到的“君子之交”“仁愛之心”,傳遞到對學生的專業(yè)教學和日常相處之上。近日,她帶領40多名學生來到中國訪學,“我希望能夠讓我的學生親自感受到中國人的這些優(yōu)點。”
“從哲學的角度來說,真正的智慧永遠不會過時?!币陨刑乩S夫大學研究員夏小雨認為,中國古代經典著作貫穿古今,即便時代和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但人類感知世界的能力沒有改變?!拔矣X得我們都在尋找一種人類共同追求的價值觀,”夏小雨說,古代經典中已蘊含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智慧,這種價值觀延續(xù)至今,熠熠生輝。
當下:東海西海,心理攸同
錢鐘書曾說,“東海西海,心理攸同?!薄巴笔潜本┱Z言大學博士后范狄在發(fā)言中反復提及的一個字。這位來自意大利的青年漢學家說,“西方哲學和中國哲學有很多共同之處?!痹谒磥?,青年漢學家是“文化橋梁”,把中華文化傳播到西方,也把西方文化傳播到中國?!白龊眠@個工作,最重要的是找到東西方共同點,我們有共同的追求和夢想?!?/p>
與此同時,范狄也坦言,中西文化體系相去甚遠,理解彼此需要克服困難?!半y的不是直接翻譯某一句話或某一個字,而是為西方讀者提供他們需要的信息,讓他們了解中國作者筆下的含義。”
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媒體傳播與影視演藝學院院長廖朝驥也有此感受。他從自身的媒體工作經驗出發(fā),指出在不了解中國的話語意涵的情況下生硬翻譯成外語,會導致產生誤會,甚至出現觀感誤判。
在廖朝驥看來,與中國進行智庫交流和合作是消除誤解的重要方式,這非常有助于準確梳理中國話語的脈絡和意涵,規(guī)避直譯造成的誤讀與誤會。
未來:山不再高,路不再長
泰國泰中“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威倫表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作為國際社會最受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之一,為人類社會貢獻了中國智慧。
“過去10年,‘一帶一路’倡議讓共建國家實現了前所未有的互聯互通,也讓發(fā)展中國家真正地參與到全球治理中來?;ヂ摶ネㄗ屖澜缟剿噙B,從此山不再高,路不再長,成就了一些‘陸鎖國’變‘陸聯國’的自豪與驕傲?!蓖愓f。
“中文教育的朋友圈迅速擴大,學習者通過學習中文來了解其背后所負載的文化。”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鐘英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來自世界各地的漢學家是國際中文教育和漢語研究的重要力量,以文載道、以文傳聲、以文交友,圍繞講好中國故事的目標,實現一場“共同奔赴”。(完)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