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紹興7月8日電(記者 項菁)1600多年前,“書圣”王羲之辭官隱退,攜妻子到剡縣金庭(今浙江紹興嵊州市金庭鎮(zhèn))安享晚年,離世后被安葬于金庭瀑布山麓。千百年過去,王羲之鐘情的這片山水,仍然“圈粉”著包括中外書法愛好者在內(nèi)的八方游客。
2023年是王羲之誕辰1720周年。近日,記者沿著書圣歸隱的足跡,探究這方寶地何以墨香千年。
幾十座老臺門、數(shù)百米九曲水圳、千余米鵝卵石街巷,行進在王羲之嫡傳后裔王氏聚居地——金庭鎮(zhèn)華堂村,移步換景,古色古香。村莊不大,隨機步入一座老臺門,只見長輩正教小朋友寫毛筆字,一幅幅佳作掛滿了廳堂。
據(jù)史料記載,王羲之隱居后,在金庭一帶建書樓、植桑果、教子弟、賦詩文、作書畫等,也由此,當?shù)貢ㄅd起,后裔大多擅長書畫。而今,華堂村也有一個現(xiàn)象——人人會寫書法。
“我小時候就在這里練書法,現(xiàn)在不僅是本地孩子,越來越多外地小朋友也來學基本功?!彪m已年過花甲,但王羲之第55代后裔王德忠仍堅守在村里,傳授書法技藝。王德忠受訪時說,從東晉時期至今,該村已有5000余位王羲之后裔,作為其一,他見證了古村變遷、游客增多,也期待通過書圣的“吸引力”收獲更多“粉絲”。
浙江省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趙雁君受訪時談及,王羲之將金庭作為人生的歸隱之所,《十七帖》等許多名帖都在金庭所作,千百年來中外文人墨客紛至沓來,可以說這里“自帶流量”。
隨著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持續(xù)推進,20年來,萬千美麗鄉(xiāng)村涌現(xiàn),華堂村也找到鄉(xiāng)村振興的密碼——以墨香引流,讓“流量”變“留量”。
華堂村、金庭觀、書圣殿、晉王右軍墓……金庭一帶的綠水青山間,處處洋溢著詩書墨香,不乏書圣“印記”。
眼下,在華堂村一側(cè),由歷史建筑改造而來的王羲之藝術(shù)館嶄新亮相。館內(nèi)集結(jié)了來自中國香港、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qū)的200余件書法篆刻作品,各地書法愛好者以不同筆墨寄情書圣。
為引流、留人,這些年當?shù)丶狭Πl(fā)展鄉(xiāng)村,比如保護修繕中國重點文保單位——王氏宗祠,修建王羲之家訓綜合館,打造村里首家民宿“華堂·墨問”,王羲之第56代世孫、鄉(xiāng)賢王榮富還捐資1000多萬元人民幣建造華堂村綜合大樓等,讓鄉(xiāng)村煥發(fā)新生機。
“非常過癮!”這是逛完華堂村及周邊后,山東語文教師徐紅的第一感受。徐紅從小熱愛書法,讓她沒想到的是,“后人能把王羲之留戀的‘世外桃源’保護得那么好,又獨具書法特色,我會把所見所聞告訴我的學生?!?/p>
對于“Z世代”書法研究學者張文蝶而言,王羲之是“偶像級”人物,華堂村也成了她的研究課題,“2014年華堂村就被評為浙江省書法村,村里業(yè)態(tài)日益豐富,希望在調(diào)研中挖掘更多看點,‘吸粉’各界來客。”(完)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