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位于福州市區(qū)于山北麓的鰲峰坊,陣陣絲竹之聲傳到記者耳畔。循聲探尋,云響藝術教育機構(下文簡稱“云響教育”)里,一群青少年正在創(chuàng)辦人魏辰運的指導下學習琵琶。
民樂教育在榕開花
因為家學淵源,自打小學起魏辰運就與民樂結下了不解之緣?!拔覌寢屖侨_琵琶比賽的評委,爸爸是音樂發(fā)燒友,家里收集了各式各樣的民族樂器。小時候,屋里常常絲竹繞梁,可以說我是聽著《塞上曲》《昭君出塞》等民樂經(jīng)典長大的。”自然而然地,考取臺南藝術大學后,魏辰運選擇了學習琵琶和鋼琴。
2013年,受一家音樂培訓機構邀請,魏辰運來到福州擔任指導。次年,他就在此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機構。去年,他的“云響教育”落戶鰲峰坊。魏辰運說,之所以選擇鰲峰坊,不僅因為這里是福州的文脈匯集之地,還因為鰲峰坊牌坊背面的四個大字——“為國求賢”。
“在臺灣,很多小學都會成立一個學生民樂團,民樂教育十分普及。前幾年我剛來福州時,這里學民樂的孩子還不多?!蔽撼竭\告訴記者,那時很多人對民樂的印象還停留在上年紀的人自娛自樂。而這幾年,隨著民樂進校園等活動的開展,越來越多孩子開始接觸中華傳統(tǒng)音樂,竹笛、柳琴、琵琶等民族樂器逐步進入孩子們的世界,不少家長也由此了解并認同民樂。
魏辰運說,臺灣民樂教育的特點是中西樂兼修,因而臺灣民樂教師大多系統(tǒng)學習過西方樂理,在教學過程中,能把西方樂理知識、作曲的基本規(guī)律等融入民樂教學中?!爸袊卮笪锊?,各地音樂風格差異很大,我們會在教學中給學生解釋,為什么這首曲子要這樣寫,它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特點是什么,它適合用什么樂器演奏……這樣能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音樂背后的文化。”
來榕數(shù)年,魏辰運的事業(yè)漸上軌道。最讓他感到高興和幸福的是,女友黃資涵也跟隨他的腳步,從臺灣來到福州。黃資涵也是自小學藝,四年級起就在老師帶領下到大陸交流學琴,曾到過北京、天津、廈門、廣州、上海等城市演出。她回憶說,自己中學時代拿到全臺柳琴和中阮比賽的雙料冠軍,當時有記者問她“未來的夢想是什么”,她毫不猶豫地回答“要讓全世界都知道什么是柳琴”。青年時期的豪言壯語,如今正在腳踏實地一步步踐行。
培養(yǎng)孩子內(nèi)在的美
“民樂是中國人自己的音樂和文化,應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秉S資涵強調(diào),中國音樂的歷史和韻味,每個人都要用心學習和體會,而不是“柳琴、琵琶傻傻分不清”。
目前,她擔任“云響教育”的教學總監(jiān)。在2019年,每個月她都會組織舉辦公益民樂沙龍,帶領孩子們到“云響教育”門外那座雅致的小亭子里演奏。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她錄制了許多演奏短視頻發(fā)到網(wǎng)上,講述中國民樂及其背后的故事。
本月底,黃資涵計劃帶孩子們到附近的海軍將領李世甲故居進行一場音樂演出。她告訴記者,“云響教育”今年還有許多嘗試,包括策劃視覺與聽覺結合的課程。例如,孩子們學習一首曲子后,可以通過想象把音樂的意境用畫筆呈現(xiàn)出來。“藝術都是相通的,我們希望孩子們在這里學到的不僅僅是幾個指法,而是學會用藝術的眼睛去看這個世界?!?/p>
除了美妙的音樂,禮儀禮貌也是“云響教育”的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十分注重的。家長張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的孩子以前做事很毛躁,學習民樂后,在老師的要求下進門可以自己拿書包,碰到老師會問好,“變得知書達理懂事多了”。
孩子們的點滴成長,魏辰運都看在眼里。他說:“學習一門中國民族樂器,不只是會一項技藝,更重要的是不要忘了我們的根是什么。我們希望把中華傳統(tǒng)文化及其蘊含的美好品德,也都通過民樂傳達給每個孩子,潛移默化成他們內(nèi)在的美?!?/p>
如今,“云響教育”已有6名臺灣老師。魏辰運告訴記者,在大陸發(fā)展這些年的經(jīng)歷,讓他看得更廣、更遠。從管理到營銷,以前從未涉足的領域他都親力親為,用心學習經(jīng)營。比如,今年疫情期間,“云響教育”的老師們齊上陣,首次嘗試了直播教學。
“我們希望用新的方式、新的技術推廣民樂,讓更多同胞認識并喜愛這門絢麗的藝術?!蔽撼竭\說,“我們想在福州扎根下來,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用絲竹之聲讓這里變得更好,搭建一個兩岸藝術和人文交流的平臺。”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