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文字之中品年味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 文化 > 古今雜談      2024-02-06 10:23:07

趙潤田

我國的傳統(tǒng)春節(jié)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民俗特征,品味與其有關(guān)的漢字不失為一件趣事。

民間一般稱春節(jié)為“過年”。宋代《夢粱錄》按月鋪敘各個節(jié)日,說到正月時起首便講:“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歲節(jié)序,此為之首?!?/p>

漢字是形音義的綜合體,每一個單字都包含特定的內(nèi)涵。甲骨文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中國最早的系統(tǒng)性文字。

在甲骨文中,“年”的寫法是上“禾”下“人”,意即一人背禾而歸,表現(xiàn)的是農(nóng)耕豐收之后的情景。

之所以背的是糧食而非魚肉,是源于中國古代的農(nóng)耕文明屬性。重農(nóng)是我國延續(xù)幾千年的傳統(tǒng),孟子在向梁惠王闡述治國方略時所強調(diào)的“不違農(nóng)時,谷不可勝食也”,成為一條“金科玉律”。

“禾”是生民之本,所以在早期的文字中,以“禾”為偏旁的字是很多的?!拔骞取敝f,最早是指“禾、黍、稷、稻、秫”,因禾有各種糧食作物總稱之意,又有“黍、稷、稻、秫、麥”之說。

其中,“黍”是黏谷,果實黃色,民間稱大黃米,有糯性,磨成面可以制作年糕、元宵。甲骨文中的“黍”非常象形,有根須,莖稈頂端為三支穗,果實為散狀,與粟的圓錐狀獨穗不同?!笆颉弊窒虏康摹八笔瞧渎暸裕l(fā)展到鐘鼎文、篆文時也保留了“水”的部分。古人對黍是一往情深的,《詩·國風·王風》里說:“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后來,“離黍之憂”成為典故,表示憂國憂民。

從文字來看,甲骨文中的“稷”左邊是“禾”,右邊是“人”,表示人在侍弄谷物?!稜栄拧め尣荨分姓f“稷,粟也”,其果實就是今天我們常用來熬粥的小米。《本草綱目》稱“黏者為黍,不黏者為稷”,說稷是“黍類不黏者”。稷之外,還有一種不黏的谷物叫糜子,果穗呈散狀,北京人愛喝的面茶就是糜子面制作的,北方過去有一種掃炕的小型笤帚,也是糜子穗脫粒后制作的。稷的具體所指說法不一,另有觀點認為其是高粱。高粱何時傳入中國一直沒有定論,但更多人認為不會早于漢代,且甲骨文中沒有表示這種農(nóng)作物的單字?!傲弧弊质家娪谖髦芡砥诮鹞??!墩f文·米部》稱:“粱,米名也。”清代文字訓詁學家段玉裁注“禾之米則為粱”,說谷物的果實均稱為粱。又有古書認為“粱”通“良”,指食中之精品。古有“膏粱”一詞,肉之肥者為膏,食之精者為粱?!傲弧痹诒藭r成為一種概稱,《詩經(jīng)·小雅·黃鳥》中的“黃鳥黃鳥,無集于桑,無啄我粱”,成語“一枕黃粱”,都不能說是指高粱?!梆ⅰ迸c“社”組成“社稷”,為土地神與谷神的統(tǒng)稱,又因其在農(nóng)耕社會的重要性,后來代指國家。

“稻”的爭議不大。其字左邊為“禾”,右邊上“手”下“臼”,臼是類似于筐的容器。“秫”則又說法不一,明代官修本草《本草品匯精要》稱:“秫乃粟之黏者也,其苗高丈許,有節(jié)如蘆,莖中有瓤,類通脫木而小白,葉長一二尺,實生莖端作穗……然有二種,其黏者為秫,可以釀酒;不黏者為粟,但可作糜食耳?!边@倒像是今之高粱了。高粱也有兩種,用于釀酒的是紅高粱,白高粱則宜于做飯煮粥。

“黍、稷、稻、秫”都有“禾”旁,“麥”字則似乎被列在“禾”之外。其實,“麥”的甲骨文寫法體現(xiàn)了有根、莖、葉、穗的完整植株樣子。甲骨文中常有一字多種寫法的現(xiàn)象,“麥”與“來”便是同字。但從流傳來看,人們早已習慣以“麥”稱農(nóng)作物,以“來”稱時地的變化過程。《詩經(jīng)》時代便已如此分別:“我行其野,芃芃其麥??赜诖蟀睿l因誰極?”“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回到本題,人有禾,方為年?!澳辍弊直磉_了人們對豐收的祈盼,它是以農(nóng)作物的收割入倉為標志的。

宋代朱熹所寫門聯(lián)“水云長日神仙府,禾黍豐年富貴家”,就顯示出禾黍與年的關(guān)系。古人認為風調(diào)雨順是上蒼和祖宗所賜,因此,祭祀天地祖先就成為應有之義,過年的兩大活動——慶祝豐收和敬天法祖也由此而生。

我國最早記載冬季干支、天子行止、祭祀和習俗的是《呂氏春秋》,其中寫道:“季冬之月……雁北鄉(xiāng),鵲始巢,雉雊雞乳,天子居玄堂右個,乘玄駱,駕鐵驪,載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黍與彘,其器宏以弇?!北砻鬟@時要舉行祭祀,祭祀對象為皇天上帝、社稷山川,人們鑿冰捕魚,天子親往品嘗,然后“命司農(nóng)計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命樂師大合吹而罷。乃命四監(jiān)收秩薪柴,以供寢廟及百祀之薪燎”。

“年”還意味著四季輪回的一個周期,上古曰“載”,夏朝曰“歲”,商朝曰“祀”,周朝曰“年”。

“載”字右半部為“戈”扛肩上,左半部為走動的“車”,合為負重而行?!拜d”作為時間概念至今猶有,如“一年半載”“千載難逢”?!皻q”字的甲骨文寫法是“戌”上加兩個點畫,戌為刀戈之器,上兩個點畫是宰殺時流血,表殺牲祭祀之意?!皻q”的甲骨文另一寫法把兩個點畫改為兩只足,增加了動態(tài)性,意為行進中使用刀戈類工具,表示收割莊稼。之后從鐘鼎文到繁體楷書,都延續(xù)了這個寫法。歲與年具有通意,唐代詩人劉希夷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即其顯例。

我國古代稱木星為歲星,曾施行歲星紀年法。木星每十二年運行一周天,每年移動周天的十二分之一,古人對十二年中每一年木星所在位置各取名字,如“星紀”“大火”等,到了某一年,稱為“歲在某某”。后來,人們把歲星與干支結(jié)合,至漢朝,干支紀年法取代了星歲紀年法,就此開啟了延續(xù)兩千年的華夏紀年歷法。

古人非常重視歲星,稱其為“太歲”,并且認為它象征吉兇,出兵作戰(zhàn)等大事都要觀測歲星,民間奉為神祇。由于“歲”與“祟”音同,人們希望能夠克制歲星帶來的不好的一面,舊時除夕院內(nèi)凡行走之處都鋪以芝麻秸,走在上面發(fā)出清脆聲響,謂之“踩歲(祟)”。同時長輩給晚輩紅包,稱“壓歲錢”,也是壓鎮(zhèn)祟運之意。除夕晚上,家家戶戶不再外出,為的是“守歲”,遠方的親人也要趕回家中,除了團圓,還有避“祟”之意。

我國古代過年的習俗內(nèi)容是一個不斷豐富的過程。晉代周處《風土記》中記載:“除夕祭先,竣事,長幼聚飲,祝頌而散,謂之分歲。”五代時,后蜀皇帝孟昶將桃符變?yōu)榇郝?lián)“新年納余慶,嘉節(jié)號長春”,開啟了朝野過年書寫春聯(lián)的習俗。到了宋代,除夕夜除了守歲,還燃放鞭炮增添樂趣。《東京夢華錄》載:“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謂之‘守歲’?!薄秹袅讳洝犯鼏伪僖还?jié)“除夜”,講述官家這一天組織隊伍“驅(qū)祟”的盛況:“禁中除夜呈大驅(qū)儺儀,并系皇城司諸班直,戴面具,著繡畫雜色衣裝,手執(zhí)金槍、銀戟、畫木刀劍、五色龍鳳、五色旗幟,以教樂所伶工裝將軍、符使、判官、鐘馗、六丁、六甲、神兵、五方鬼使、灶君、土地、門戶、神尉等神,自禁中動鼓吹,驅(qū)祟出東華門外,轉(zhuǎn)龍池灣,謂之‘埋祟’而散。”其還記載,除夕之夜街市亮如白晝,爆竹聲震如雷,人們“圍爐團坐,酌酒唱歌”。

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責任編輯:王江莉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wǎng)站簡介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jīng)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華夏經(jīng)緯網(wǎng)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