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楊照。(臺灣《中國時報》資料照片)
民進黨“政委”唐鳳前天公布“COVID-19疫苗施打意愿登記與預約系統(tǒng)”,有部分人認為根本是“假象”。島內資深媒體人楊照昨天表示,不是也該有更多的民眾覺醒自問,“我們真的要一個如此善于制造假象操弄人民感受臺當局嗎?這是我們心中一個正常、稱職的臺當局該做的嗎?”
楊照在臉書指出,開放登記系統(tǒng)引來一連串“假消息”,還勞動最高當局努力澄清,這個關鍵問題在于,這本來就是個“假動作”,而且故意弄得極其復雜,換句話說,大家弄不清狀況,在群組間傳各種訊息,進而紛紛白忙一場,早該在預期中。
他說,為什么需要在正式預約前先“意愿調查”?尤其為什么需要在疫苗量距離能輪到第9類、第10類人施打還很遠的時候做“意愿調查”?
他說,不能不悲哀地從這項措施的效果回推臺當局的動機。最明顯的情況是第9類、第10類的人奔走相告,互相積極傳連結,甚至幫親朋好友登記。而且很多人在完成登記時,覺得已替自己預約打疫苗的機會,不像之前有那種“疫苗棄兒”之感了。
楊照指出,第9類慢性病與重癥患者,第10類社會中間成員的“疫苗棄兒感”,不正是這次疫苗政策中激發(fā)的最強烈民怨嗎?他說,“我們聰明又靈巧的政府,不需要再調整疫苗施打順序,也不需要確認能再多買到疫苗,光靠將明星唐鳳推出來,靠一個看似方便容易的登記平臺,虛晃一招,突然之間給了上百萬人希望,更讓其中幾十萬人誤以為自己已經預約好了疫苗了”。
他表示,從宣傳及平撫民怨的角度看,這真是太聰明、太厲害了。然而這真的是“朝三暮四”的伎倆,從前天到現(xiàn)在,沒有多買到任何疫苗,疫苗施打順序沒有改變,那怎么可能突然第9類、第10類的人就有疫苗可打,光是登記意愿就產生這么強烈的希望?
他表示,弄清楚這件事的來龍去脈,真的得佩服民進黨當局在宣傳上將大家耍得團團轉。
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