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九二共識”三十周年】展望“九二共識”30周年的2022年兩岸關系
自1992年“九二共識”問世至今已有30周年?!熬哦沧R”的達成,意義極其重大,其不僅巧妙地避開了阻擾兩岸關系改善的巨大障礙,更為兩岸交往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為推動兩岸關系前行發(fā)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正是有了“九二共識”這一政治基礎,才有了此后兩岸關系全面、快速的發(fā)展?!熬哦沧R”,實實在在是兩岸處理雙方棘手問題和事務的智慧結晶。
自1949年國民黨政權潰敗臺灣,海峽兩岸隔海而治,窄窄不過百十公里寬的臺灣海峽,變成難以逾越的天塹,完全處于隔絕狀態(tài)。盡管中國共產黨方面作了許多不懈努力,“破冰”設想不斷,大的方面包括提出“一綱四目”(“一綱”,即臺灣必須統(tǒng)一;“四目”,即外交權歸中央,其余軍、政大權及人事權歸屬臺灣地方)等大政方針,以促進臺灣問題的徹底解決;小的方面,多次闡明包括“省親會友、來去自由”等具體主張,以加強兩岸人民的接觸交流。毛澤東主席還提出“愛國一家”,“愛國不分先后”。在中國共產黨誠意的感召下,大批國民黨將領通過種種途徑回到大陸,包括曾經的“代總統(tǒng)”李宗仁,一時轟動海內外。20世紀70年代,毛澤東主席還批準釋放在押的國民黨人員,并且公開聲明,是臺灣的,可以回臺灣去。
然而當時國民黨當局反共思想根深蒂固,對開放兩岸交流交往極為排斥,其堅持所謂“漢賊不兩立”的頑固立場,以“不變應萬變”,直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仍堅持“不談判、不妥協(xié)、不接觸”的“三不”政策。國民黨當局的拒絕、阻撓,使得窄窄的臺灣海峽,咫尺成天涯,兩岸猶如陰陽兩隔,引發(fā)了無數(shù)感天地、泣鬼神的時代悲劇,多少人望斷天涯路,多少人翹首以待白了頭,多少人抱憾終身落葉難歸根,數(shù)不盡的親朋生離成死別,道不完的骨肉小別成永訣。正是在這時代悲劇的大背景下上演了幕幕催人淚下的小?。阂幻缎⌒〉泥]票,緊緊牽動著“在這頭”的“我”和“在那頭”的“母親”,寄托著不盡的親情、鄉(xiāng)愁;一張窄窄的船票,飽含著“新郎”對“新娘”刻骨銘心的思念……曾參與辛亥革命的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先生赴臺十余年,與家鄉(xiāng)音訊全無,出于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深切思念,出于對國民黨當局刻意阻撓兩岸人民往來交流的不滿,晚年憤筆疾書、寫下一首情真意切、振聾發(fā)饋的無題心靈悲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xiāng)。故鄉(xiāng)不可見兮,永不能忘。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边@首心靈的悲歌,代表了很多人的心聲,道出了無數(shù)人的情感,后來有人名其為《望大陸》,更有人名其為《國殤》。窄窄的海峽,成了最大的國殤,最深的鄉(xiāng)愁!
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后期,情況才逐步有所轉化,自全國人大常委會發(fā)表《告臺灣同胞書》、正式提出實現(xiàn)和平統(tǒng)一的大政方針后;1981年9月30日,全國人大委員長葉劍英發(fā)表談話,進一步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和政府對兩岸和平統(tǒng)一與兩岸往來的一系列重要政策主張,再次呼吁“雙方共同為通郵、通商、通航、探親、旅游以及開展學術、文化、體育交流提供方便,達成有關協(xié)議”;1986年9月2日,鄧小平在與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記者華萊士談話時指出,美國可以鼓勵、勸說臺灣跟大陸搞“三通”,通過接觸,增進海峽兩岸的相互了解,為雙方進一步商談統(tǒng)一問題、實現(xiàn)統(tǒng)一問題創(chuàng)造條件;1988年7月,國務院頒布《關于鼓勵臺灣同胞投資的規(guī)定》;1988年8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成立,專門負責處理與臺灣關系的相關事務。
1986年5月8日,發(fā)生了一件影響兩岸關系的重大突發(fā)事件,臺灣中華航空公司機長王錫爵按捺不住對父親的思念,在一次運送榴蓮等物品的任務中,駕駛運輸機經泰國偷偷飛回大陸。這起非常事件意外突破了當局國民黨當局“三不政策”的堅冰。“華航事件”發(fā)生后,大陸以民航局的名義發(fā)表談話,寬容地表示歡迎臺灣派人到北京或其它地方商談解決這一突發(fā)事件。經過在香港的緊急商談,大陸與臺灣雙方達成協(xié)議,“華航事件”得以順利解決。1987年,臺灣當局在島內外巨大壓力下被迫開放臺灣同胞赴大陸探親,當年11月,常州籍臺胞周純娟成為首位獲得大陸方面入境證件的臺灣同胞。自此,長達38年之久的兩岸隔絕狀態(tài)終于被打破。
然而,這僅僅是起步,臺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兩岸長達30多年老死不相往來的隔絕狀態(tài)雖被打破,臺灣方面“不接觸、不妥協(xié)、不談判”的“三不政策”不得不有所調整,但隨著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等各項交流逐漸增多,進而衍生出種種其他問題,尤其是在兩岸定位上,雙方分歧頗大,難以調和,嚴重影響兩岸關系的進一步發(fā)展。為此,兩岸相繼成立了專門機構,臺灣方面于1990年11月成立了得到官方授權的與大陸聯(lián)系與協(xié)商的民間性中介機構──?;鶗?,以處理當局“不便與不能出面的兩岸事務”;大陸方面隨后于次年底成立了相對應的機構——海協(xié)會,授權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作為兩會交往和事務性商談的基礎,以方便與?;鶗诮佑|、洽商,推動兩岸關系深化發(fā)展,促進祖國的和平統(tǒng)一。
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兩會舉行香港談會談,就海峽兩岸公證書使用問題進行工作性商談,并就開辦海峽兩岸掛號函件遺失查詢及補償問題交換意見,其中重點是就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一個中國原則表述問題進行磋商。經過反復、艱難的溝通協(xié)商,不但在具體業(yè)務上取得重大突破,也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表達一個中國原則問題上獲得了實質性進展。此后,兩會通過函電往來,于當年11月就解決兩會事務性商談中如何表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達成了以口頭方式表達的“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后被稱之為“九二共識”),從而為兩岸交流往來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為以后的兩岸關系發(fā)展打開了大門,鋪平了道路。
正是有了“九二共識”,才有了后來兩岸關系的全面、快速發(fā)展,兩岸才能在隔絕40多年后舉行“汪辜會談”,就兩會會務、兩岸經濟交流、科技文化交流等項議題進行了廣泛討論,達成了四項協(xié)議,包括《汪辜會談共同協(xié)議》、《兩會聯(lián)系與會談制度協(xié)議》、《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協(xié)議》和《兩岸掛號函件查詢、補償事宜協(xié)議》等。這是海峽兩岸高層人士在長期隔絕之后的首度正式接觸,標志著兩岸關系發(fā)展進程中的階段性突破,顯示兩岸關系發(fā)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正是有了“九二共識”,國共兩黨領導人才能在2005年4月舉行歷史性的“胡連會”,發(fā)表了《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會談新聞公報》,兩黨決定共同促進兩岸開展全面的經濟合作,建立密切的經貿關系,包括全面、直接、雙向“三通”,開放??罩焙?,加強投資與貿易的往來與保障,進行農漁業(yè)合作,解決臺灣農產品在大陸銷售問題,促進恢復兩岸協(xié)商后優(yōu)先討論兩岸共同市場問題,雙方還建立了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達成了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的共同愿景,更為今后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正因為有了“九二共識”,兩岸才能在2008年6月恢復兩會制度性協(xié)商,先后達成ECFA等23項協(xié)議和多項共識,全面實現(xiàn)“三通”,形成多領域、全方位、各層次的大交流局面,兩岸的貿易額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上千億美元的高度,極大促進了雙方經濟合作與發(fā)展。沒有“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這一切是不敢相像的,也是絕不可能達成的。“九二共識”無愧是兩岸處理雙方復雜關系的智慧結晶。(楊澤軍 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研究員、南京大學臺研所教授)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