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邊界緊張局勢讓美國開始揣測中國意圖 圖片來源:美聯社
(評論員 冬日)在俄羅斯21日承認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為“獨立國家”的當天,美國專家在權威的《外交事務》網站撰文,題為《中國的烏克蘭危機》,渲染中俄走得更近,將令中國與西方的關系更加惡化,稱這將是中國“難以支付的回擊代價”。
這篇由美國智庫戰(zhàn)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兩名中國問題專家白明(Jude Blanchette)和林碧瑩(Bonny Lin)合撰的專文,提出了中國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的“兩難困境”——既與俄羅斯走得更近,又不想得罪西方尤其是美國。
文章聲稱“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謹小慎微”。一方面,站在俄羅斯一邊,指責北約擴張是造成烏克蘭危機的原因,美國關于俄入侵的預測激化危機。另一方面,在軍事沖突風險增加的情況下,呼吁以外交而不是戰(zhàn)爭來解決問題。
文章指出,如果中國能夠遂愿,將與莫斯科保持緊密的關系,維護與烏克蘭的貿易關系,讓歐盟保持在其經濟軌道上,避免美國和歐盟制裁莫斯科的溢出效應,同時防止與美國的關系嚴重惡化。但文章稱,實現這些目標中的任何一個都是可能的,實現所有這些目標是不可能的。
但我們認為,作者對于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政策取向做出的判斷似是而非。任何政策選項的目標自然應當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中國既在戰(zhàn)略原則問題上與俄羅斯站在一邊——反對北約東擴,就是反對美國為首的遏華聯盟在亞太擴張,這事關中國長遠戰(zhàn)略利益。但在具體的烏克蘭問題上,希望通過外交而不是戰(zhàn)爭解決問題,符合中國的一貫立場。這兩者并無矛盾。
至于政策目標能否都實現,“魚與熊掌兼得”?恐怕世界上沒有哪個決策者會幼稚到以為自己的政策目標都能完美實現,權衡利弊得失,能做到“取乎其上,得乎其中”,便是成功的決策。
這篇文章宣稱,“烏克蘭危機暴露出中國外交政策的局限性”?,F在中國的全球抱負與選擇性地保持模糊和超然的愿望發(fā)生了沖突。中國與俄羅斯的緊密合作的好處是理論上的,也是長期的:俄羅斯也許有一天會回報中國,支持中國的領土要求,或合作改變全球治理結構。然而,由此帶來的中國“更大的全球戰(zhàn)略的代價”是真實和直接的。
這里所謂的“更大的全球戰(zhàn)略代價”,無外乎說的是“更緊密的北京-莫斯科軸心將進一步鼓勵中國的競爭對手與之抗衡”,具體包括:損害中國與歐洲的關系,包括與作為“一帶一路”重要通道的烏克蘭的經貿關系;招致華盛頓的嚴重反應,華盛頓可能也對華施加經濟制裁;日本、澳大利亞等亞太國家將對中國更加憂慮,印度等傳統的不結盟國家將進一步被推入西方的懷抱。
文章還預判,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可能會將最重要的大國分裂為兩個集團,俄羅斯和中國為一方,美國和歐洲為另一方,從而重現中國聲稱強烈反對的“冷戰(zhàn)安全安排”。更糟糕的是,中國將與其他三強中最弱的一方--俄羅斯站在一起。
我們認為,這種論斷顛倒了因果關系,是對中方戰(zhàn)略意圖的歪曲和誤判。
首先,中俄之所以走得更近,主要是因為美國聯合盟友,對于中國和俄羅斯的極限打壓和圍堵,迫使他們在地緣戰(zhàn)略上進行合作。如果說冷戰(zhàn)時期,美國出于自身戰(zhàn)略利益而“聯中抗蘇”,現在則是美國迫使“中俄連手反制美國”,削弱的是美國自身的戰(zhàn)略利益。
更何況,中俄現在的“新時代全面戰(zhàn)略協作伙伴關系”遠非軍事同盟關系,反對的是美國“奉行單邊主義,訴諸強權政治,干涉他國內政,損害他國正當權益”,與冷戰(zhàn)時期美國為首的北約跟以蘇聯為首的華約對峙截然不同。談不上因此就陷入世界“新冷戰(zhàn)”,除非美國執(zhí)意發(fā)動“新冷戰(zhàn)”。
其次,不管中國是否與俄羅斯走得更近,不管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采取什么立場,美國遏制圍堵中國的戰(zhàn)略都不會改變,這從美國剛公布的“印太戰(zhàn)略”中已得到充分體現,相信拜登政府新的國安戰(zhàn)略和國防戰(zhàn)略,依然會將中國和俄羅斯作為頭兩號大國競爭對手。
中國人不相信,若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反對俄羅斯,美國和西方盟友就會對中國好起來,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就不會與美國組成“四方機制”。相反,中國人相信,沒有烏克蘭問題,美國更能夠集中精力對付中國。美國政界和外交界很多人正在鼓吹:美國不應當在歐洲和中東傾注那么多的注意力,應當專注于在印太地區(qū)對付中國。
第三,中國的“全球抱負”并不是與美國對抗,或者取代美國。中國要維護的是自身主權和領土完整;致力于在全球尤其是在亞太地區(qū)維持有利于中國發(fā)展的和平安全的環(huán)境;希望在全球范圍內保護自己合法的經濟利益和公民權益。正因如此,中國強調任何國家的合理安全關切都應得到尊重,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應當得到維護。而在烏克蘭問題上,中方主張有效執(zhí)行新明斯克協議,通過對話談判緩和事態(tài),化解分歧。
連這兩位作者自己都承認,中國毫無疑問不想要烏克蘭危機;中方極不可能鼓勵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所謂中國將因支持俄羅斯而面臨“難以支付的回擊代價”,只不過美國外交學界不滿和恐懼于中俄走得更近而危言聳聽罷了。
現在更應當感到憂慮的是美國。這就是為什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1日主動打電話給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對北京冬奧委會進行“外交抵制”的美國官方居然開始“祝賀北京冬奧委會”,并重申“美方不尋求搞新冷戰(zhàn)、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反對‘臺獨’、無意同中方沖突對抗”,實在是意味深長。因為美國支付不起在東西兩線同時作戰(zhàn),美方的最低目標應當是安撫中國,至少希望中國保持現有立場。
正在面臨烏克蘭危機的,是美國,而不是中國!
來源:中評社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