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士良(圖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 陳士良 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俄烏戰(zhàn)火爆發(fā)后引發(fā)民進黨蔡英文當局的一片恐慌。為此,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一方面進一步勾連美國反華勢力,繼續(xù)購買各種武器裝備,并花巨款邀請一些美國前高層官員密集竄訪臺灣,重彈美國對臺灣的支持“堅如磐石”的老調,以便為其壓陣和壯膽,繼續(xù)欺騙島內民眾;另一方面則匆匆忙忙編輯和發(fā)放所謂“民眾求生避難手冊”,并要求各縣市盤點防空避難設施,甚至編列2400億元新臺幣的特別預算用于發(fā)展“雄升”等導彈,還聲稱要恢復征兵制,大肆“招兵買馬”。由此導致廣大民眾處于非常緊張的狀態(tài)。根據島內媒體最新的民調結果顯示,約有55%的民眾對當前的臺海局勢感到擔憂??梢姡诿襁M黨蔡英文當局的主政下,廣大民眾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
是積極“避免戰(zhàn)爭”還是不斷“引火燒身”。長期以來我們并不是生活在一個沒有戰(zhàn)爭的世界里,而只是生活在一個沒有戰(zhàn)爭的國度中。盡管因為數十年前的國共內戰(zhàn)致使海峽兩岸目前仍然處于分離的狀態(tài),但是大陸一再強調和堅持兩岸“和平統(tǒng)一”。自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fā)表《告臺灣同胞書》以來,大陸始終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tǒng)一的前景,但也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正是因為大陸保留了采取包括非和平方式在內的一切必要措施的兩岸統(tǒng)一選項,才使得島內“臺獨”分裂勢力及外部干涉勢力無空可鉆,有效地捍衛(wèi)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當然,只有通過和平的方式實現祖國的統(tǒng)一,才最符合2300萬臺灣民眾的根本利益,也最符合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但是,島內的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以及“臺獨”分裂勢力卻不顧廣大民眾的福祉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不僅極力推動“去中國化”的“漸進式臺獨”,而且不斷通過“倚美謀獨”“以武拒統(tǒng)”,試圖將臺灣從中國的領土中分裂出去。為此,我們一再警告民進黨蔡英文當局,“臺獨”是死路,“臺獨”就意味著戰(zhàn)爭。然而,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在國際反華勢力的慫恿下,一再用“切香腸”的方式不斷挑戰(zhàn)一個中國原則的底線,導致兩岸關系持續(xù)處于緊張的狀態(tài)。對此,臺灣地區(qū)前領導人馬英九曾多次呼吁,(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在處理兩岸事務時,應該要走一條“避戰(zhàn)謀和”的道路。即一方面要避免兩岸戰(zhàn)爭,另一方面要與大陸謀求和平,才能真正做到安和樂利。不過,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卻一再將大陸的警告和馬英九等島內有識之士的忠告當作耳邊風,完全置之腦后,甚至繼續(xù)加大推動“臺獨”分裂路線的步伐,企圖“以武拒統(tǒng)”,不斷引火燒身,致使兩岸關系越來越處于戰(zhàn)爭的邊緣。
是要“九二共識”還是要“招兵買馬”。自民進黨蔡英文當局2016年5月上臺以來,始終否定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并在推動“臺獨”路線的過程中,將2300萬民眾綁上“臺獨”戰(zhàn)車,使臺灣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qū)之一。2022年1月1日,民進黨蔡英文當局還特別成立“全民防衛(wèi)動員署”,并編輯下發(fā)“民眾求生避難手冊”,甚至要求各縣市盤點防空避難設施。此外,民進黨蔡英文當局為了因應島內部分部隊戰(zhàn)斗人數出現嚴重短缺的現象,最近一再表示要“恢復征兵制”,還要“招兵買馬”,擴大現有部隊人數的三分之一編制,由此引發(fā)島內廣大民眾(特別是青年)的強烈反對。回顧2008年至2016年國民黨馬英九當局在臺灣主政時認同“九二共識”,兩岸關系和平發(fā)展,人員往來非常密切,各領域交流與合作頻繁,可謂春暖花開。但是,現在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卻在島內煽動“反中、仇中、抗中”情緒,發(fā)展所謂的“不對稱戰(zhàn)力”,使兩岸關系幾乎處于兵兇戰(zhàn)危,硝煙彌漫的境地。特別是俄烏戰(zhàn)火爆發(fā)以來,民進黨蔡英文當局更像熱鍋上的螞蟻,不僅在國際上進一步抱緊美國的大腿,在島內更是營造戰(zhàn)爭的氛圍,將廣大民眾的納稅錢越來越多地用于“擴軍備戰(zhàn)”。大陸多次強調,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親如兄弟的一家人。只要民進黨蔡英文當局認同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只要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在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上與大陸進行溝通、交流、對話、談判,那么臺灣何需用那么多民眾的“血汗錢”去“招兵買馬”嗎?我們必須再次正告民進黨蔡英文當局,在中國人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和強大能力面前,你們“招兵買馬”“以武拒統(tǒng)”只會是以卵擊石,螳臂擋車。只有認同“九二共識”,共同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逐步實現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與和平統(tǒng)一,一起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yè),才會提高島內民眾的福祉,迎來臺灣美好的前景,開創(chuàng)國家興旺強大的未來。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