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美關系發(fā)展,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fā)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周陽山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指出,從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對中政策、國防部長奧斯汀在中美防長會談,以及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與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的會談,都顯示美國事實上是戰(zhàn)略退縮,在走現實主義路線。
周陽山表示,中美關系的演變可以從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去年到今年5月26日提出的對中政策做觀察,然后以6月13日美國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在盧森堡的講話;以及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在6月10日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雙方會談得到印證。
周陽山指出,布林肯2021年提到的對中政策有三個要點,一是競爭、二是合作、三是沖突。其中合作是指氣候、環(huán)保問題;競爭是長期性的;沖突是美國人預料可能有些事會發(fā)生矛盾、被激化所產生的沖突,可是今年6月他的對中政策改了,改成一是美國國內投資,二是聯合美國的盟友,三是競爭。
周陽山分析,對中政策更改的原因,第一是美國現在了解到首先自己得夯實國內的基礎,否則他沒能力與中國競爭;二是美國憑一己之力已經不行,無法獨霸,所以要聯合日韓澳印,一起抵制中國;三是美國知道中美之間會是長期性的競爭,所以布林肯強調不要沖突。
周陽山說,不過,美國在這3個新要點之中,又有幾個重點,第一是把美國所謂“一個中國政策”區(qū)別于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
周陽山表示,第二是單憑美國一國之力不可能抵制中國,所以要結盟,而且要進行長期競爭。第三是俄烏戰(zhàn)爭爆發(fā),美國沒能力、也不愿意尋求沖突,所以不會在東亞開辟另外一個戰(zhàn)場。因為美國知道沒能力改變中國的體制。
周陽山指出,所以這一年來美國對中政策最大的差別,就是美國了解他真正的問題在國內,尤其是基礎建設的薄弱與族群沖突日益激化,所以夯實美國國內才是對中政策的重中之重。
周陽山說,從這個角度來看,就會發(fā)現布林肯今年提出對中政策的內容,與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日前接受英國媒體訪問時所講的看法完全一致,也就是要中國西化是不可能的,中國未來會變得非常強大,以及中美已是競爭對手。所以布林肯清楚的表現出美國在走現實主義的路線。
周陽山表示,于是,美國一方面在香格里拉會談里,表達中美之間現存的差異,另方面也非常清楚的說明美方的底線,但會謹守“不會尋求沖突”的原則,也就是不用“臺獨”來刺激兩岸關系、不會制造臺海危機。中國也很清楚,一再重復他的立場,因此從這角度來看,香格里拉會談,雙方立場都沒改變。
周陽山指出,中美在盧森堡會談的核心內容,就是把雙方底線都講出來;不過,美國雖然不會與中國起沖突,但美國仍維持了大國的尊嚴,畢竟美國仍是獨霸,所以還是會擺個姿態(tài),該堅持的仍會堅持;至于在盧森堡會談里有沒有提到降低中國產品關稅等議題?恐怕要等雙方領導人見面時才會講。(記者倪鴻祥/來源:香港“中評社”)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