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近日完成她任內最后一波“大法官”提名,在臺灣地區(qū)立法機構“執(zhí)政黨”仍掌過半優(yōu)勢下,未來15位“大法官”全為蔡系應可確認無虞,除由蔡英文單一提好提滿爭議外,蔡英文用人之“敢”,完全無視爭議,讓不少法界人士嘲諷:未來“大法官”的法袍應改為綠色。當“大法官”的被信任度比普通法院還低,恐將制造更多司法災難。
“大法官”任命原本就具有政治性,過去歷任臺灣地區(qū)領導人對人選的選擇,雖也有政治傾向、重要“憲政”觀點等考慮,更重要的是,不乏拔擢有不同意見者、避免可能引發(fā)爭議者,以廣納多元意見,避免讓“大法官”成為行政獨裁的背書者。
但從蔡當局以來,所以可能衡平原則幾乎都消失,對政黨的忠誠成為最大考慮點;在蔡英文辦公室的記者會上,主持記者會的秘書長林佳龍更毫不諱言被提名人的政治經驗豐富。
蔡英文上任后提名的“大法官”,雖不乏在學術界享有盛譽者,但政治立場鮮明,更往往是選擇重點,她第一次提名的許宗力、許志雄、黃昭元都是有名的“獨派學”者;律師界出身的黃瑞明,是當時民進黨不分區(qū)民意代表尤美女的夫婿,夫妻兩人長期與綠營的關系同樣標志明顯;盡管法界人士公開質疑這樣的任命恐有利益沖突之虞,但就如同臺安全部門秘書長顧立雄與臺經濟部門負責人王美花的夫妻檔,蔡當局用人從不畏人言;也因此蔡當局任內的“憲政”裁判,總能支持民進黨的所作所為。
第二次提名的人選中,臺大法律系教授出身的謝銘洋,曾在“太陽花學運”時說,“臺大沒有把馬英九教好”;時任“考試委員”蔡宗珍除是蔡英文多年好友,雖曾在臺灣考試機構內因未經溝通擅自向高層提出考試變革案而引發(fā)風暴,仍受到蔡英文青睞;至于原任臺灣司法機構秘書長的呂太郎,后來更引發(fā)“大法官”任意被臺當局領導人叫進官邸訓話的丑聞。從人選的偏好結果,更顯示蔡當局對“大法官”的選任只有單一標準。
此次提名的人選中,代表檢察體系的朱富美,除因夫婿是臺當局“檢察總長”邢泰釗再度引發(fā)未來相關案件是否該回避爭議外。夫妻兩人在綠營“執(zhí)政”期間的表現(xiàn)更是有目共睹;法官代表蔡彩貞的夫婿曾孝賢則是蔡英文臺灣大學同屆同學,朱、蔡兩人法學程度不算差,但政治能力更引起圈內討論。
至于律師界選擇曾擔任“太陽花學運”辯護人、“促轉會”委員的尤伯祥,也曾長期參與民間司改會、廢死聯(lián)盟行動,都可看出蔡當局用人始終如一的走向;就如同學者依舊選擇來自臺大法律系、支持應盡速處理國民黨黨產的陳武五,既符合民進黨理念,未來在面對相關爭議釋憲案件時,都能保證結果不會脫軌。
“大法官”是“憲政”的守護者,人權的捍衛(wèi)者,但當有權者不敢選擇不同意見者,無視相關人選爭議,執(zhí)意只用親信、熟識者,同溫層的一致見解,真能捍衛(wèi)人權、守護臺灣地區(qū)“憲制”規(guī)定?還是意在摧毀“憲政”?(來源:臺灣《聯(lián)合報》)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m.612g.cn